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八十八 后續-《唐奇譚》


    第(2/3)頁

    “接下來,再與我說說你所知的當下局面吧!就從這北原京內開始吧。”

    江畋微微頷首:

    “是老祖。這一切,便要從我海東舉國的奠定之制說起了……”

    小圓臉輕輕吁了一口氣道:

    作為天朝臣藩之一的行海東道/海東國,實際上是承襲了故新羅國的基礎;沿用天朝奠定群藩諸侯的《周禮新義》,廢除傳統臭名昭著的骨品制,自上而下逐步取而代之的產物。

    所在政治、經濟、文教的方方面面,都實現了與中土化同時;但也保留了好些舊有的殘余,而且越往下層越是明顯。比如村主、鄉社頭、邑長、城主的稱謂和架構,就是與之進行變相妥協的產物;

    因此長期演變下來之后,就形成了州郡縣城內的國屬官僚及周邊百姓;與鄉土地方的眾多大小分藩諸侯,及其下臣,藩士、領民,并存一時的二元體制。而期間又夾雜大量土生聚落的氏社、山民。

    而其中尤以王幾和五小京的地位尤為特殊。既是作為世系公族薛氏的直領所在,同樣也是維持和編練有足夠常備軍隊,以為就近監控和鎮平所在各州,同時裁定和調停分藩各家的矛盾沖突。

    因此這般體制在太平日常,對應一些小打小鬧的民變,騷動,或是分藩諸侯的沖突、叛亂,都可以游刃有余的運轉無虞;但一旦遭遇到大規模外敵入侵,就顯露出了各自為戰的拉胯另一面了。

    只是相對于統治中心的王幾金城,或是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祖廟,天嶺圣山所在的中原京;或又是海陸財賦匯集的金海京;具有海防備寇職能,匯聚了舉國大半數水軍的大本營——南源京;

    原本是居中指揮備邊各鎮,定期征防外夷各族的北原京;也因為承平日久早已演變成,王幾政治斗爭輸家和失意者的變相流放地。所以以此為土壤,匯聚了有反體制傾向的各色人等,也不足為奇。

    事先缺少足夠準備的小圓臉兒,就這么一頭栽進來,也不吝于自投羅網。但是相對于已經淪陷于扶桑軍的金海京、南源京和王幾,被百濟叛黨所占據的西元京,在彌勒教暴亂中失去聯系的中原京。

    碩果僅存的北原京卻也有個好處,就是武備狀況居然五小京之中最好的。這一方面,是因為北境相對的民風彪悍,地方上分藩、臣屬、部民之間發生沖突的頻繁,需要長年保持的武力鎮壓手段。

    另一方面,則是北原京的常備兵源,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備邊軍戶和羈縻各族;乃至有定期召集義從(雇傭性質)協戰的傳統;所以在相繼淪陷的南部和中部各州緩沖之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備戰。

    因此,當下的北原京內武裝力量,大概可以分作幾大部分。首先就是分屬五小京,前后左右中的五殿衛士,而北原京內的這支殿后軍,編列有五都約三千一百名甲兵,也是值守行宮別苑的武力。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渠县| 呼玛县| 大竹县| 大渡口区| 罗源县| 正蓝旗| 驻马店市| 侯马市| 福鼎市| 聂荣县| 天镇县| 金门县| 嘉鱼县| 裕民县| 渑池县| 普兰县| 江城| 明星| 鞍山市| 永安市| 会东县| 衡山县| 西安市| 陆丰市| 天峨县| 丹东市| 富裕县| 南康市| 灌南县| 绥棱县| 杂多县| 利津县| 阿巴嘎旗| 白水县| 津市市| 介休市| 中江县| 蚌埠市| 六枝特区| 泰兴市| 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