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jìn)了灶房,成幼瑤搶在前頭占據(jù)了燒火的位置,小嚴(yán)氏也不與她爭搶,她將安貞剩下的白菜切了,又去拿了塊豆腐過來切成小塊兒,細(xì)粉就在灶房里放著,隨用隨取。她忙完,便看向安貞:“弟妹,我還要作甚?” 安貞笑道:“那就勞煩大嫂去拿些醬過來。” 成家是有自己做的醬的,嚴(yán)氏每年都會用黃豆做些,沒菜時盛些出來炒了,拿蔥或是菜葉子蘸著吃就能應(yīng)付一頓飯。想起之前成幼瑤說缺了醬,安貞便同小嚴(yán)氏如此說道。 小嚴(yán)氏去盛醬了,成幼瑤先用碎柴火點起了火,等灶膛里火頭旺了,她同安貞說了一聲兒,安貞便往鍋里刷了油,白菜絲、胡蘿卜絲與土豆絲各抓一小把,放進(jìn)鍋里翻炒。 成幼瑤說,有了帶咸味的醬便不用放鹽了,故此,安貞翻炒幾下菜絲,便用鍋鏟推到一邊去,又往鍋底刷了油,她雙手捏起一張薄餅,輕輕地鋪在鍋底。 刷醬,將菜絲扒到薄餅上,再用小刷子往菜絲上刷些醬,安貞便按著成幼瑤說的,將餅皮折疊起來包住菜絲,這才用鍋鏟鏟出放進(jìn)碗里。 一通下來,安貞的動作已算得上行云流水。 …… 安貞一連做了好幾個沒放雞蛋的煎餅,直到成三牛爺仨回來了,她才開始給爺仨做。 嚴(yán)氏早已將雞蛋拿了過來,她敲了雞蛋,用鍋鏟打散,很快便做好一個。做得多了,她圖省事兒,便一次多炒些菜絲,一個餅用一些,這會兒菜絲還剩不少,她便拿過一張餅皮兒,繼續(xù)做第二個。 三個帶著雞蛋的雞蛋煎餅做好,成三牛爺仨也進(jìn)了灶房,嚴(yán)氏給爺仨一人分了一個雞蛋煎餅,嘴上說道:“這是半晌幺兒和四郎媳婦鼓搗出來的,我嘗著還行,就讓她們做這個。當(dāng)家的,你快趁熱吃。” 剛出鍋的煎餅燙得很,但成三牛幾人都是皮糙肉厚的莊戶人,也不嫌燙,用手捏著便吃起來。 “味道如何?”成幼瑤期待地問道。 成三牛點點頭,只說了聲“好吃”,成大郎與他如出一轍,只有成二郎夸了兩句,又問成幼瑤怎地想起這樣做。 成幼瑤三言兩語糊弄過去,自己也端著碗,夾著一個吃起來。 她半晌時雖也吃了一個,可她食量不小,一個餅吃不飽,況且那都是半晌的事兒了,若是不吃,半下午便要餓,故此她便又拿了一個。 白菜豆腐湯也已煮好了,小嚴(yán)氏給眾人盛了碗,便默不作聲地吃著名不正言不順的雞蛋煎餅。 成幼瑤便吃著,便觀察幾人神色,成三牛父子三人臉上,肉眼可見帶著幾分滿足——這雞蛋裹著薄薄的餅皮,與炒雞蛋口感不同,但卻同樣好吃。 見狀,她試探道:“爹,娘,你們覺得,我若是去鎮(zhèn)上賣雞蛋煎餅,可會有人買?” 話音落下,原本還與成二郎說著小話的田氏也住了嘴,灶房里一時安靜無聲,只有灶膛里柴火燃燒發(fā)出的嗶啵聲清晰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