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木卡姆之母-《絲路拾音》
第(1/3)頁
在葉依瀾驚嘆于十二木卡姆的龐大之時,熱依木老人又跟他們說:“這里流傳著四種風格不盡相同的木卡姆: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和刀郎木卡姆。
你們聽到的這種十二木卡姆,是規模最龐大、結構最完整的,所以是維吾爾族木卡姆中最具代表性的存在。”
維吾爾十二木卡姆包括拉克、且比亞特、木夏維萊克、恰爾尕、潘吉尕、烏孜哈勒、艾介姆、烏夏克、巴亞提、納瓦、斯尕、依拉克等木卡姆。
木卡姆還有一些地域性變體,其中比較有名且具一定特色的當屬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
“十二木卡姆是你們這些非遺傳人在整理?”葉依瀾抱著手里的樂器,好奇的問著。
熱依木老人搖頭,手指輕輕摩挲著懷里的艾捷克,回答說:“十二木卡姆產生于公元十四到十六世紀西域音樂的融匯時期,經過多次的整理、規范,才有今天的模樣。
而據記載木卡姆的第一次規范,是在公元十六世紀。是由當時美麗聰明的葉爾羌汗國的王妃阿曼尼沙,與木卡姆大師卡迪爾汗一起,邀請各地熟悉木卡姆的民間藝人,對散失在民間的木卡姆進行了系統的搜集整理工作?!?
熱依木老人說,他們將阿曼尼沙稱之為木卡姆之母。
阿曼尼沙作為穆斯林女性詩人,著有《精美的詩篇》這部語言極為優美、甜蜜的書。
據說她還是一位書法家,并且在音樂方面她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
除《精美的詩篇》外,她還著有《美麗的情操》,以及對婦女進行訓誡的美學作品。
她還寫了一部關于詩歌、音樂、書法的書,名叫《心靈的協商》。這些著作都是第一流的。
“阿曼尼沙收集整理了千百年來流傳于民間的木卡姆歌曲,并將其編為十六部規范化的套曲。
后來隨著時代變遷,十六部又演化成十二部,而十二木卡姆也由此得名。
出自宮廷的十二木卡姆在流傳至今的各種木卡姆中,最為華麗典雅,編排也最系統化,被學者稱為雅樂。”
說著,熱依木老人又起身,將珍藏于屋子里的一本小冊子找出來,遞給了葉依瀾。
“我爺爺會寫十二木卡姆,這是他在我爸爸出生沒多久的時候,寫下來的。每一套木卡姆都是由瓊乃合曼,達斯坦和麥西熱甫三部分組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西县|
和平区|
若羌县|
惠水县|
遵义县|
枣阳市|
乐亭县|
瑞丽市|
建宁县|
独山县|
黄陵县|
齐河县|
湟中县|
泉州市|
柘城县|
婺源县|
敦化市|
犍为县|
方山县|
理塘县|
徐汇区|
甘洛县|
宁武县|
康定县|
武川县|
西乡县|
黔西县|
道孚县|
黄石市|
荥阳市|
广安市|
鲁山县|
广水市|
孝义市|
西吉县|
通渭县|
宾阳县|
仙游县|
五常市|
嵩明县|
桦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