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且容侄娓娓道來······” 輕笑著再安撫呂祿一番,呂通才稍一整面容,小心看了看左右,才神秘兮兮的將聲線壓低。 “——馬邑大捷,陛下于太尉信武侯、衛尉曲周侯世子,皆大行溢封!” “由信武侯,居馬邑大捷之首功,溢封至萬戶!” “知馬邑一戰,使信武侯得食邑萬戶、曲周侯得食邑八千戶,又新封食邑千戶之徹侯數人,太后,稍有怨念······” “便召陛下,乃以‘異姓而王’之事,探陛下口風······” 咔嚓! 呂通話剛說到這里,便聞客堂內,突然想起一聲清脆的陶器破碎聲! 待呂通呆然側過頭,卻見呂祿滿是驚駭的站起身,手中茶碗更是不知何時跌落,碎作一地······ “——太祖高皇帝白馬誓盟:非劉氏,不得王!” “由淮南王英布,更乃陛下尚為太子儲君之時,親征而絞!!” “太后怎可言‘異姓而王’事,以傷吾呂氏?!!!” 見呂祿如此激動,呂通也不由稍一愣,滿是驚訝的在面前,這位多年未見的族叔身上打量起來。 那滿是不敢置信的目光,就好像呂祿這般反應,讓呂通根本認不出:眼前這個人,究竟是不是自己認識的那個族叔了······ 就這么打量許久,見呂祿仍是一副驚怒交加的神容,呂通這才訕笑著起身,走上前去。 “叔父莫急······” “怎為郡守不數歲,便如此耐不住性子?” 面色僵硬的道出一語,將呂祿勉強安撫著,重新坐下身來,呂通又一刻都不敢耽誤,趕忙將真實的狀況,擺在了呂祿的面前。 “太后亦知:異姓而王,乃絕呂氏之言。” “以此言與陛下,亦非太后欲王吾呂氏;” “乃欲依‘求上得中、求中得下’之計,以謀陛下,于吾呂氏敕封徹侯,又于已有之徹侯溢封事······” 聽聞此言,呂祿這才稍安下心來,心有余悸的將屁股坐回座位。 ——早說呀! ——嚇死個人! ——就眼下這世道,‘異姓而王’四個字寫在詔書上,和‘腰斬棄市’四個字,又有什么區別? 哦; 還是有點區別的。 ——腰斬棄市,是直接殺。 不用向異姓而王那樣,被整個長安朝堂耍的團團轉轉,最后也還是跳不過‘腰斬棄市’的命運······ “敕封、溢封······” 若有所思的發出兩聲呢喃,呂祿面上驚恐之色不見,卻又稍涌上一抹孤疑。 “吾呂氏,一無斬將奪旗之功,二無安民治國之策;” “又以何名,行敕封、溢封?” 聽聞呂祿此言,卻見呂通意味深長的一笑,又略帶戲謔的伸出手,朝呂祿稍指了指。 “吾呂氏,若言旁人,確無可堪封侯之功。” “然叔父,不正有‘安民’之功?” 笑著道出一語,呂通也不再繞彎子,終于為呂祿的問題,給出了最終的答復。 “——太后欲為吾呂氏,稍討陛下恩賞;” “陛下亦有意,于叔父行溢封,以彰叔父治安東之功,及陛下于周呂令武侯思念之情。” “乃因此故,太后方欲使叔父回京述職,再言己‘治安東’之政績于廟堂諸公當面。” “如此,待陛下恩允、太后頒詔,以溢封族叔,朝中百官縱有異議,亦當無從辯駁·········” wap. /76/76444/29936006.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