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方才,陛下獨召吾兒至寢殿,所言者何事?” 聽呂雉問起正事,劉盈也是不由稍吸一口氣,面上神情,也不由稍嚴肅了些。 “正要稟告母后。” “父皇言與兒者,恰乃前數日,兒托建成侯轉呈母后之事······” 言罷,劉盈不忘稍側過頭,對舅父呂釋之的方向一點頭。 見劉盈這般架勢,呂雉卻似是毫不意外的點了點頭,只面上那抹喜悅,悄然帶上了些許鄭重。 “此事,吾早有預料。” 神情古井無波的道出一語,便見呂雉稍昂起頭,對殿內眾人客套一笑。 “今日召諸位入宮,除吾欲于晚間設宴,以賀吾兒受陛下以赤霄相賜,便為此事。” “——去歲,陳豨亂代、趙,今陛下已先行折返,代、趙之戰事,不日當平;” “又今歲春,韓信因罪身死;夏,梁王彭越族。” “陛下底定漢祚之時,關東得異姓諸侯者足八人;然今,除陛下手足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臣,便獨遺淮南王英布一人。” 說著,呂雉的神情也悄然嚴肅了起來,望向殿內眾人的目光中,也不由帶上了些許冷意。 “夕,梁王彭越、代相陳豨、淮南王英布,乃為坊間謂之曰:合此三人之能,當可比淮陰!” “今彭越、韓信皆亡,陳豨亦將敗;淮南王英布,已無不反之理······” 說到這里,呂雉的語調中,明顯帶上了些許強硬,以及不知由來的惱怒。 “英布但反,必當于秋七月,谷熟糧足之時。” “然陛下此返長安,乃圣躬抱恙,先行回轉而歇養;若英布反淮南,恐陛下,無以親征······” 語調暗含惱怒的道出此語,呂雉終是暗自稍緩一口氣,旋即坐回了上首。 不待眾人回過味來,便見呂雉又冷冷一笑,環顧一圈殿內眾人。 “英布必反,而陛下無以親征;又今,陛下已明言太子繼負監國之責。” “陛下之意,恐乃太子代父出征,以平英布之亂。” “諸公以為,太子,可能代陛下出征?” 聽聞呂雉這接連數問,殿內眾人也是紛紛收斂起面上喜悅,神情嚴峻的低頭思慮起來。 只片刻之后,便見建成侯呂釋之搶先出身,對上首的呂雉、劉盈母子二人稍一拱手。 “稟皇后。” 語調低沉的拜喏一聲,呂釋之便稍帶試探的抬起頭。 待呂雉微不可見的一頷首,呂釋之才放下心來,再度躬身一拜。 “往昔,朝中功侯便多言:淮南王英布,其才可同梁王彭越、代相陳豨比肩;又此三人,皆同淮陰侯差之無多。” “如此大才,其但行叛逆,若欲平之,只恐絕非易事······” “又今,家上儲位方穩,又前時遇刺于長陵;陛下抱恙,終不過疾,然家上,乃負瘡在身······” 說著,呂釋之不由稍抬起頭,不著痕跡的打探起劉盈的神情變化。 見看不出什么不對,呂釋之也只好再一低頭。 “再者:若家上代陛下出征,以討英布不臣,若敗,家上輕則威儀盡喪,重則戰歿沙場,以致天下大亂,關東為戰火所席卷。” “又今,家上威儀已立,更得關中民近百萬戶之擁戴;此番出征,縱勝,亦于家上之威儀無有裨益······” 言罷,呂釋之終還是看了眼劉盈,才沉沉一拱手。 “臣以為:家上若代陛下出征,乃勝,則無利;敗,更遺患無窮。” “故家上,萬萬不可代陛下出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