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漢十一年春、夏,長安朝堂公卿百官僅有的印象,便只有兩件事。 ——太子出少府石磚、調呂氏私糧,發少府官奴、引自來之民壯,徹修鄭國渠。 ——太子于長陵遇刺,而后盡除關中糧商,推行糧米專營! 除了這兩件事,沒有人知道這一年春天,太子劉盈在渭北,究竟經歷了什么。 只是從這一年春天開始,一向以‘溫善’‘仁厚’的形象示人的太子劉盈,便一改往日小心謹慎,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作態,轉而在朝堂之上,愈發強勢了起來。 尤其是在有關民生的事務,如水利、稅賦、征役等方面,劉盈的執拗和強勢,更是較之乃父劉邦更甚! 漢十一年夏四月,徹底結束鄭國渠整修工作,從三原折返長安的劉盈,舉行了監國之后,第一次由劉盈親自主持的朝儀。 與此同時,數千里外的趙都邯鄲,也終是等來了曲逆侯陳平的身影,再次出現在了劉邦暫駐的行宮之外······ · “咳咳!” “咳咳咳!!!” “呵~~~吐!” 當陳平來到行宮之外,還沒來得及贊拜,就聽殿內,傳出一陣劇烈的咳嗽聲。 聽聞殿內的響動,陳平的眉頭應聲皺起,面色頓時焦急起來。 不過片刻,殿內緩步走出的一道身影,終是讓陳平心下稍安。 “曲逆侯,陛下有請······” 聽著這一聲略有些陰柔,又沙啞到令人有些難受的嗓音,陳平卻并沒有應聲跨入殿門,而是快速上前兩步,面色凝重的一拱手。 “敢請問令公!” “陛下這是······” 意有所指的止住話頭,見眼前的宦者令不見開口的架勢,陳平又似恍然大悟般,順手從懷里摸出一塊碎金,不著痕跡的塞進了老宦者令的衣袖之內。 見陳平此舉,老宦者令只稍一猶豫,便低頭笑著,將碎金收回了衣袖之內,面色淡然的一躬身。 “陛下無大恙。” “只今,正值春、秋交替之際,陛下偶染風寒而已······” 聽聞此言,陳平終是做出一副長松一口氣的神情,對老宦者令一拱手。 ——其實,無論眼前的老太監說什么,陳平心中的擔憂,都已經在片刻之間消失。 原因很簡單:自己遞出去的金子,老太監收了。 如果劉邦真有什么大問題,那在‘天子病危’的微妙時間點,劉邦身邊的婢女、寺人,絕對會做出一副人均包青天的架勢! 所以,陳平的關注點,并不在老太監的話語之上。 只要金子能送出去,那就足以說明:劉邦即便是病了,也沒有什么大問題。 “嗯······” “雖今無恙,然此,亦非吉兆啊······” 憂心忡忡的思慮著,陳平終還是在殿外脫下布履,解下佩劍,在老宦者令的引導下,走入了劉邦所在的大殿之內。 只不過,才剛入殿片刻,陳平便感到一股令人煩躁的熱氣,毫無預兆的朝自己撲面而來! 略有些疑惑地抬起頭,就見碩大的殿內,竟陳列著一個個五尺長寬,近四尺高的暖爐;一根又一根細柴,被爐邊的寺人宦官扔進爐內的熊熊烈火之中,不時發出‘噼啪’之聲。 繼續走上前,陳平便看見殿內北側,那似是拔地而起的高臺之上,天子劉邦正披著一張厚厚的絮被,居高臨下的看著自己。 “曲逆侯臣平,敬拜陛下~” 規規矩矩一拜,待耳邊傳來一聲微弱至極的‘免禮’,陳平便再度抬起頭。 這一臺頭,陳平終于清楚地看見:天子劉邦所端坐著的軟榻周圍,已是被十數個暖爐圍了一圈! 天子劉邦披著厚被,盤腿坐于軟榻之上,眉頭微皺,面容稍顯蒼白。 一旁的寺人幾乎每三、五息,便會換一塊沾水的絹布,將劉邦額角、頰側的汗水拭去。 如此足足半刻,待陳平都感覺到后背處的衣衫,已是被汗水浸了個透,劉邦才終于緩緩睜開眼。 “呼~” “今日,便且如此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