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在秦官府對丈夫的通緝下,作為家人的呂雉,卻毫無波折的保證了這樣一伙人馬的龐大飯食,直到天下大亂。 這已然體現出了不俗的智慧。 再往后,便是沛公下山起義,呂雉則充當起了劉邦的御用神話師,編織出了一個個為后世人傳唱的神話故事。 如夜斬白蛇、看見云便知道劉邦所在等等,這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 而在劉邦得立漢祚之后,這些在往日看起來頗顯小家子氣的‘謠言’,卻成為了平民皇帝劉邦平定人心,堅實自己皇位、皇統,破除‘逐鹿’之說,代之以‘天授劉邦君權’的關鍵。 在鴻門宴之后,成為漢王后的呂雉便同父親呂太公、公公劉太公一起,被霸王項羽軟縛于豐沛。 到彭城一戰過后,呂雉更是被項羽所囚禁,直到垓下一戰后,才得以返回劉邦身邊。 而在這段時間內,有一個人物似乎引起了讀者朋友們的興趣。 ——辟陽侯,審食其。 大概看了那幾位讀者的看法,不外乎‘審食其,高后面首也’‘惠帝劉盈,或審食其之子也’之類的言論。 在看到這個言論的時候,我想起了短短幾十年前,出現在秦都咸陽的那則風論。 ——呂不韋,趙后往日之主也;秦王政,呂不韋之子也······ 只能說,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嬴政的血脈來源被懷疑為呂不韋,劉盈的血脈來源被懷疑為審食其,到后來的前、后少帝,更是直接有了‘呂氏外戚淫亂后宮,惠帝諸子,皆呂氏血脈也’的說法。 沒錯,說出這句話的人,正是內外勾連朝臣諸侯,在呂雉死后血洗呂氏外戚,迎代王劉恒入繼的周勃、陳平二人。 對于這一點,我的看法是:絕無可能。 第一點:在呂雉被項羽俘虜的時間點,漢王劉邦已年過五十,作為妻子,呂雉年紀再小,也不可能小于三十歲。 從呂雉死于公元前180年來推斷,按照當時婦人六十歲左右的壽命,在被項羽俘虜時,呂雉已經年過三十五。 在當代,三十五自然不算‘年老’,但在民間十四五歲結婚,十六七歲生子,二十歲開始便會色衰的秦漢之時,三十五歲的呂雉,已然可以被稱之為‘黃臉婆’。 更何況當時,呂雉是作為俘虜被項羽囚禁,在囚牢中暗養面首,怎么說都有些牽強。 而從史料記載中,我們能得到的信息是:辟陽侯審食其,是從劉邦起事開始,就伺候在呂雉身邊的侍人,在呂雉被項羽囚禁的那幾年當中,都是審食其在一旁照顧呂雉。 在惠帝劉盈駕崩之后,辟陽侯審食其也曾短暫的擔任過漢相。 從這些記載中,我們便可以得出結論:呂雉同審食其之間的‘宮中秘聞’,應該同樣是漢文帝劉恒入繼之后,在‘黑呂氏’‘黑劉盈’這個政治背景下出現的產物。 至于惠帝劉盈的血脈,那就更不必討論。 如果劉盈血脈存疑,那在劉邦意圖易儲的時候,百官功侯根本不可能那么堅定地反抗劉邦的命令,去支持一個血脈存疑的皇子繼續端坐儲位。 而在劉邦駕崩之后,為當事人普遍認為‘貪戀權柄’‘意欲顛覆劉漢社稷’的高后呂雉,實際上也并沒有做出過意圖篡位的舉動。 在惠帝劉盈在位時期,漢室仍舊貫徹許民休息、無為而治的政治綱領,呂雉在惠帝登基后的七年當中,滿共就做了那么幾件事。 ——殺趙王劉如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