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看著呂雉望向劉盈的目光中,那毫不加以掩飾的憂慮和愛憐,蕭何不由暗自一感嘆。 “得皇后在,家上何其幸邪······” 腹語一聲,蕭何便輕笑一聲,面帶篤定的望向呂雉。 “皇后之慮,臣知之。” “然臣私以為,陛下縱如何,也不會以家上為帥,著家上率軍出征,以平討陳豨。” 說著,蕭何便再度低下頭,若有所指的撇了撇左右。 見呂雉仍舊無動于衷,蕭何終是打消了‘屏退左右’的打算,只稍隱晦道:“前時陛下欲易儲,然皇后幾以一己之力,便促陛下消易儲之念。” “陛下欲征討陳豨于代、趙,則梁、齊、燕等國,皆當以穩(wěn)為重。” “故今,家上儲位雖似不穩(wěn),然暫無虞。” “再如何,陳豨敗亡、代趙得安之前,陛下當無暇重提易儲一事。” 說到這里,蕭何不由又一笑,面色坦然的望向劉盈。 “且擱置易儲一事,雖非陛下親口之允諾,然亦已默許。” “陛下雖偶有執(zhí)拗,然尚不至左右反復、朝令夕改之地······” 聽蕭何說起最后這一句,呂雉面上終是掛上了些許安心。 對于天子劉邦,即便是身為發(fā)妻,呂雉也是一點好感都欠奉! 但有一點,蕭何說的沒錯。 ——作為天子,劉邦雖然執(zhí)拗、固執(zhí),但與此同時,也極具原則。 一旦某事被劉邦認定為‘正確’,除非此事最終取得巨大的失敗,否則劉邦便絕不會輕易作出變動。 比如,以丞相蕭何長時間擔任大后方的實際掌控者,便是自劉邦起于豐沛之時,便一直在施行的策略。 再比如,以秦半兩熔煉、重鑄三銖錢,也同樣是一旦確定,劉邦便再也聽不進去旁人的勸。 至于出爾反爾,先分封異姓諸侯,后又興兵討伐,也算不上‘不信守承諾’。 ——遍封異姓諸侯,本來就是當時不得不為的權(quán)宜之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