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母后。” “父皇咳血昏厥,縱未召見兒,兒也不能就此回宮吧?” “萬一叫有心人知曉,再以‘不孝’之命污兒……” 宣室殿外,剛跟上母親呂雉的腳步,劉盈便面露難色的發出一問。 孝或不孝,在這個世代,只能說是玄學。 某些人,一輩子壞事做盡,臨了侍奉于父母病榻之前,就能被稱為‘浪子回頭’。 也有一些人,一輩子兩袖清風,大公無私,只因某一件涉嫌不孝,卻又談不上不孝的事,便淪落到晚節不保之地。 再加上前一世,劉盈被‘不孝’的罪名掣肘多年,就對類似的事更加警惕了起來。 誠然,孝或不孝,全憑圍觀者上下兩張嘴皮。 只要劉盈能保證將來,可以不犯任何錯誤,那‘不孝’的罪名,也頂多不過是文人儒士的無病呻吟,根本傷不到劉盈的根本。 可萬一呢? 萬一以后劉盈在什么地方栽了跟頭,某些敵對勢力再拿著‘不孝皇父’做文章,劉盈豈不是又要跟前世一樣坐蠟? “有心人?” 卻見呂雉聞言,只莫名嗤笑一聲。 正要開口,卻似是突然發現什么一般,稍昂起頭,朝宮門的方向努了努嘴。 “喏。” “盈兒說的有心人,已被陛下召入宮。” 聞言,劉盈不由抬頭望去,就見遠處的宮門,出現一大一小兩道身影。 小的那個,自是當今劉邦的心尖尖,趙王劉如意無疑。 至于大的那個婦人…… “妾參見皇后,拜見太子殿下。” 劉盈正恍惚間,就見那婦人拉著趙王劉如意,來到了呂雉、劉盈母子二人面前,盈盈一福身。 年僅九歲的趙王劉如意見此,也學著母親的模樣,蠕蠕一拱手。 “兒臣參見母后,拜見太子長兄。” 待劉如意行過禮,劉盈也微微躬身,對那婦人稍一拱手:“戚夫人。” 行禮過后,劉盈便稍抬起眼,不著痕跡的打量起眼前,這位‘名垂青史’的漢太祖寵妾。 “不愧是能讓劉邦神魂顛倒,不惜廢儲易后的女人啊……” 就劉盈此時所見,雖已年近三十,但從眼前這位戚夫人的面容之上,卻絲毫看不出歲月留下的痕跡。 嬌小婀娜的軀體,皓白緊致的臉頰,自肩上‘流下’,于后背處被束起的青絲,以及被胭脂輕輕點在嘴唇中央的紅點。 用這個時代的審美來看,即便已過了最美的青春年華,但此時的戚夫人,卻也依然當得起一聲‘傾國傾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