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座下石洞,獨角大哥-《如水劍道》
第(2/3)頁
單說盛朝開立以來,不但恭王李泰、武皇后、韋貴妃、高力士等鑿山為像,以累功德;更有天竺、新羅、吐火羅、康居等國僧侶信徒,開窟造像,廣大佛法。至大歷年間,佛窟像龕便逾千處,造像更達幾萬余尊、難以盡數。且絕大多數佛窟像龕、均集中在龍門西山,與香山寺隔河相望,實乃中土佛法繁盛的一處明證。
而幾萬佛窟像龕中,最大一處莫過于武皇后敕造的“報身像”——盧舍那大佛,相傳便是依武皇后容貌雕鑿而成。
盧舍那大佛秀目微瞇、眉如新月,圓光騰火、笑容慈和,趺坐在崖壁上俯瞰眾生,安詳中略帶著幾絲威儀。左右分別侍立著迦葉佛、阿難、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四位,亦是慈眉善目,憫恤世人。
便在這莊嚴神圣的大佛座下,密密地開著數孔或方或圓、大小不一的佛龕。其中一孔黑洞洞的、約八九尺高,內里佛像早便不翼而飛,只留下周邊雕鑿的痕跡。似是毀于薊州賊兵之手。
此時晨光初照,伊水粼波,早起的鳥群掠過水面,將碎影灑向波間。
“呦——昂!!”
忽地那孔洞中一聲怒吼,聲波涌出洞穴,無形無影地撞向鳥群。登時便有數羽飛鳥身子一滯,旋即“噗咚噗咚”落入水中,成了河魚的早食。
與此同時,一群棕褐色的山鼠慌不擇路、從那洞穴下處奔出,幾乎是落荒而逃,頃刻便爬滿了山坡。然而,待那洞中怒聲漸歇,一些膽大的山鼠卻又調轉身體、紛紛向孔洞折返,似早將方才驚險拋在了腦后。
山鼠們折回孔洞中,便要各尋鼠穴補覺,卻見這內有乾坤、空間廣大的山腹中,竟又掌起鯨油燈來。
燈火所及之處,卻是石鍋、石案、石灶、石屏、石凳、石榻等等諸物一應俱全。此外便是山腹一角,杵著根水甕粗細的石柱。石柱上捆著兩個頭頂光潔的女尼,口中堵著麻核,皆無精打采、形容憔悴,似是饑餓所致。
石榻前立著個手提狼牙杵的男子。男子華服皂靴、面色陰戾,手中提著只鮮血淋漓的鹿腿,正大嚼特嚼。一面吃、一面語帶譏諷道:
“獨角大哥!非是兄弟看低了你!咱們跟著‘燕山圣君’過活,若連食性都改不過來,早晚要成他老人家銅鑊里的一攤肉……桀桀!你瞧那邊捆著的兩個女子,膏綿骨酥、皮白肉嫩……嘖嘖!滋味定然不錯!兄弟特讓給大哥先嘗,誰料你非但不領情,還整日在此昏睡,也不知圣君大人、究竟瞧上你哪一點!”
仰臥在石榻上的“獨角大哥”,卻是頭身長逾丈的彪形大漢,渾身皮色青灰,身形壯碩如牛。最叫人心頭發寒的是,這大漢小耳闊鼻、額生尖角,竟是個犀首人身的妖怪!
獨角大哥背對男子,鼾聲如雷,對他一番譏諷之語,卻是充耳不聞。然而那男子依舊喋喋不休,似乎不將這位獨角大哥吵醒、便十分不痛快一般。
終于,榻上獨角大哥受不了聒噪之聲,一骨碌翻身爬起、再度發出一串咆哮:“呦——昂!呦——昂!昂!白又榮!你特么趁早給爺爺閉嘴!哼哧!莫惹惱了爺爺,將你拆骨剝皮、掛起來曬作臘肉!哼哧哼!”
“桀桀桀!便是曬作了臘肉,也不合獨角大哥胃口……”
這陰戾男子、正是前番駕舟遁走的上清觀棄徒白又榮,此時見獨角大哥發怒,卻是毫不慌張。又張口撕下一大條鹿肉、和血吞下道,
“說起來、大哥這食性,比個和尚還清淡些!只好吃些果蔬枝葉,半點葷腥也不嘗。若非頭上還有些毛發,兄弟都要以為大哥早便皈依三寶、遁入空門啦!桀桀桀……”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珠海市|
上饶市|
南靖县|
天台县|
黑水县|
布尔津县|
仪征市|
梅州市|
留坝县|
饶阳县|
江华|
东光县|
隆化县|
乌兰县|
张掖市|
加查县|
沂源县|
鄱阳县|
峨边|
屯昌县|
石台县|
固镇县|
根河市|
搜索|
陆川县|
万全县|
正安县|
天长市|
吉林省|
那坡县|
新河县|
乐昌市|
博乐市|
卢氏县|
永登县|
宁国市|
凤山县|
屯门区|
乐亭县|
紫金县|
德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