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果然!鎖鏈一旦斷開,那雙剪的威力登時大減,再戳刺而來的力道、便弱了許多。且斷開的鎖鏈垂在手臂之下,反而成了累贅,不時回甩向教徒們的手臂和臉頰,打在皮肉上、自是疼痛無比。 當(dāng)此之時,英武軍士卒豈會手軟?當(dāng)即撩刀而起,將面前教徒的手臂、下頜斬落,再去尋新的目標(biāo)。 “金剪刀”浴血而戰(zhàn),幾乎到了以命換命的地步,人數(shù)也迅速減少。 “銅秤桿”亦是鏖戰(zhàn)正酣,短兵相接之時、處處皆兇險!一招不慎,便可能失掉手臂、甚至是腦袋。 秤桿通長四尺,加上前端的圓勾和秤尾的鐵砣,也有六七尺長。被教徒們掄在手中,嗚嗚作響。 幾個英武軍士卒面露不屑,貿(mào)然沖上! 轉(zhuǎn)瞬間,有的被圓勾貫穿琵琶骨、嗷嗷大叫,有的則被鐵砣砸中腦袋、一頭栽倒。幾個士卒手中橫刀未及斬下,自己卻先受了重創(chuàng),旋即被涌上來的教徒格殺當(dāng)場。 英武軍雖急于突圍,卻非無腦之人。眼見這些耍著秤桿的教徒們兵器古怪、招式凌厲,交鋒瞬間便折了幾人性命,俱都露出審慎的目光來。 于是號曰“銅秤桿”的教徒們,初與英武軍士卒交手,竟陷入短暫的 “對峙”。 那些挺著橫刀的士卒們、再面對教徒時,竟都變得小心翼翼起來。一旦有揮舞上來的秤桿,便是能躲則躲;實(shí)在避無可避,也要將那圓勾和鐵砣擋下,然后才伺機(jī)將刀遞出。 “呯呯嗙嗙”的聲音接連響起,真正中招的士卒卻也不多。士卒們信心漸復(fù),一面揮刀格擋、一面專心尋覓起這古怪兵器的破綻來。 然而“銅秤桿”們,自是不會給英武軍士卒、留出琢磨破解之法的空當(dāng)。 懸在秤桿兩頭的圓勾和鐵砣,似有風(fēng)雷之威,不時便會打中某個士卒的身體。凡觸及的部位,不是被圓勾犁出血槽、便是被鐵砣砸斷骨頭。中招士卒知曉利害,忍著眩暈與痛楚、迅速縮回同袍身后,才放聲哀嚎起來。 其余英武軍士卒被這哀嚎聲所感染,由心底噴涌而出的寒意,迅速化為沖天怒意! 此時,尚可一戰(zhàn)的士卒們,心中除了憤怒,再無其他雜念。手中橫刀聲勢,竟也為之一振! 眼疾則手速,氣凝則力發(fā)! 只見士卒們出刀回刃的速度,竟比往常又快了幾分。橫刀暴然揮出,向著鐵砣上的繩索、以及圓勾底部斬去! “啪!啪……鏘!鏘……”繩索斷裂、圓勾削掉的聲音接連響起,脫落的圓勾和鐵砣飛入人群,又激起數(shù)道哀嚎聲。卻不知誰人出門未看黃歷,硬受了這飛來橫禍…… 跑馬嶺下,洛水之濱,英武軍士卒與祆教教徒血戰(zhàn)在一起,犬牙交錯,慘烈異常! 不時有張目結(jié)舌的頭顱、緊握兵刃的手臂……飛起又落下,四濺的血水浸染了泥土和雜草,留下一塊塊黑紅色的斑點(diǎn)。 許多士卒和教徒的性命,仿佛稻谷一般、被寒兵利刃收割而去,只留下倒地不起的尸骸。更多的士卒和教徒,依舊悍不畏死、合身沖上,誓要以敵之血,澆滅心中怒火。 刀刀見紅的殺戮場上,攻守之勢幾度易轉(zhuǎn)。到得后來,士卒和教徒已完全混戰(zhàn)在一起。個個皆殺紅了眼,似乎不將對方斬盡殺絕,這場血戰(zhàn)便永無止休! 六名傳教使各執(zhí)兵刃,穿插其間。空有一身精湛武藝,面對這等混戰(zhàn)景況,也只不過是護(hù)住自身之余、多斬殺一些英武軍士卒,順便保下身邊負(fù)傷的教徒而已。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