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劍分高下-《如水劍道》
第(1/3)頁
雨腳如麻,綿密不斷。風形忽至,煙柳動搖。
似是喃喃自語,又似是低吟淺唱。李長源一面出劍,口中也將這劍法劍意、闡釋出來:
“夫為劍者!示之以虛,開之以利。后之以發,先之以至……聽其時,不攖其銳;隨其性,不撼其鋒;因其心,不遏其驕……
引則就之、推而去之,迫則應之、感而察之……如童子牧羊,荷杖而隨,欲東而東,欲西而西……彼之所好,皆吾所好;彼之所長,亦吾所長;以弱示弱,遇強則強……
素樸立心,無好勝之心;順道而為,不妄動擅為;別無他求,惟上善是求……不藏私心,常懷公道;不嗜私欲,常存正氣;不逞私怨,常念平和……”
句句宛如重錘,敲在楊朝夕心里,給人一種微言大義、撥云見日的玄妙之感。
這時,一道福至心靈的穎悟,在他腦海陡然顯現:君若無為,方無所不能為!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
黃碩看著楊朝夕初聞大道、如癡如醉的模樣,嘴角微撇:如此敷衍塞責的劍法,也配人前顯圣?楊師弟是不是腦子壞掉了,竟被這數年不曾露面的便宜師父,隨便幾句莫名其妙的話、便弄得五迷三道!果然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古人誠不欺我也!
黃碩越想越不忿,竟奪下楊朝夕手中木劍,陡然挽起兩道劍花,合身撲向李長源。以拙應巧、以曲打直、以柔勝剛,赫然便是楊朝夕方才演示過的“公孫劍法”!
從黃碩奪劍、挽花,直到撲擊,李長源都看在眼里,卻并無喜怒流出。隨著黃碩一劍又一劍斬出,李長源只是連連避讓,偶爾才攻出一劍、卻卻是毫厘不差地指向黃碩空門。令得黃碩只好撤劍抵擋,然后又尋隙攻上……
然而對楊朝夕來說,這也是難得的觀摩機會,既不用擔心兩人安危,又能將兩套劍法的優劣、一目了然地分析出來。于是在他眼里,眼前一幕便顯得奇異又滑稽:
黃碩的木劍,招招圓轉、大巧若拙、密不透風,柔弱拙樸的劍招里,暗含凌厲攻伐。李長源的竹劍,招式絕不繁復,看似消極應敵、怡然自娛,實則每一劍刺出、都攻其必救。
木劍與竹劍,如兩只追逐的粉蝶,穿花繞莖、上下翻飛,偶爾會接觸一下,發出沉悶聲響:嗙、嗙嗙!嗙!
春雨霏霏,不緊不慢,濺起淡淡的水霧。將兩道奔突不停的身影籠罩其中,顯出幾分神秘與超然。
不過數息,黃碩額上便已綴滿水珠,不知是雨水還是汗水。手中木劍緊握、微微顫抖,如臨大敵。似乎那些偶爾刺出的劍芒,給了他極大的壓力。而原本圓轉流暢的公孫劍法,竟有些滯澀起來,好幾次、都被那隨手刺來的竹劍戳中劍身。詭異的彈力傳入虎口,掌心一麻、木劍險些脫手而出……
楊朝夕雖不能感同身受,但看黃碩表情,便知每一次雙劍交擊、他都要吃個暗虧。這暗虧積蓄久了、必然會消磨掉戰意和自信,最終拱手認輸。眼見黃碩左支右絀、苦苦支撐,預計落敗,也只是頃刻之間的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三明市|
军事|
安丘市|
华安县|
房产|
泗水县|
满洲里市|
隆回县|
七台河市|
冷水江市|
鹤庆县|
葫芦岛市|
莲花县|
旬邑县|
平湖市|
普陀区|
文昌市|
仪陇县|
化隆|
沙河市|
通化市|
吉林市|
清水河县|
锦州市|
徐汇区|
台东县|
六盘水市|
彰化县|
阳朔县|
新丰县|
长顺县|
浠水县|
肥城市|
延川县|
岳西县|
麦盖提县|
绿春县|
靖宇县|
洪雅县|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