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一葦渡江-《如水劍道》
第(3/3)頁
楊朝夕若有所思、點了點頭:“和尚說的,貌似有幾分道理……我便多下幾次水,若還不成,小道便掀了你那草窩!”說完,又提氣發力,繼續向水潭沖去。
“噗通……噗通……噗通……”一次次落水,反而激起了楊朝夕的執拗。此番回鄉,接連受挫,早憋了滿腹怨氣無處發泄。這時連如此簡單的“一葦渡江”,都練不出眉目,還算什么“天選之子”?不如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如此越想越氣,越氣越發賣力!直到整潭水都被他砸得落下去足足一尺時,終于能在浮柴上借力三息。爾后才腳下不穩,照例跌落下去。
慧朗和尚遠遠地趺坐在春草間,一面修禪、一面避開濺出的潭水。偶爾抬頭看看渾身濕透、依舊執著的小道士,眼神中也不禁露出贊許之色。
直到白日西斜、天色近晚,楊朝夕已勉強可以借數根浮柴之力,躍到水潭對岸。只是勝算不大,十次中僅有兩三次可以橫渡。
慧朗和尚才緩緩站起身來,合掌道:“善哉、善哉!道長心性堅毅、遠超常人。此輕身功法并不能速成,今日修習至此,已再難寸進。不妨養足精力、明日再來,或可事半功倍。”
楊朝夕微覺疲累,此刻雖是滿頭滿身的潭水,心頭卻難得的暢快!這大半日沉浸在修習之中,并不覺得時間流逝,便是心中苦楚,竟也淡去了許多。想到此,心頭不免又疼了一下。
看到慧朗和尚正看著他,不禁抱拳道:“和尚!小道謝你傳功之恩。這‘一葦渡江’確是舉世難尋的好功法!”
慧朗和尚微微點頭,又合掌行過一禮,便自行離去。楊朝夕這才騰開手腳,將濕透的常服一件件脫下、擰干,再迅速穿上。然后挑了柴擔,向家中快步回返。
木籬茅舍,菜畦柴垛。陸秋娘坐在院落中,正將一只只竹扁中的蠶沙拍凈。竹扁清完,又重新鋪上新鮮桑葉,將啃成篩網的粘連葉脈、置于其上,待乳白的蠶蟲盡數爬向新葉,才將舊葉脈收起、扔掉。清理下的蠶沙,則晾干收起,作為夏枕的填充材料。
楊朝夕擔著柴禾,進了院落,見娘親正忙碌,便將柴禾卸在一旁,湊過去幫忙:“娘,我回來了。今日碰到那半山上的野和尚、學了套功法,所以耽擱半日,方才回來……”
陸秋娘抬頭看了他一眼、笑道:“學的什么功法,‘烏龜捉蝦’嗎?怎么渾身沒一處干的地方?”
楊朝夕撓撓頭:“學的輕功!娘,我大半日都在下面的水潭那兒練,像水蜢子似的、可以在水上跑……不對!娘,你罵我是烏龜……”
楊朝夕后知后覺,又和娘玩笑了幾句,才又試探道:“娘,上午在野和尚那,聽到一個姓洛的男子提到了你。娘可認得那人么?不會是來尋仇的吧?”
陸秋娘神色僵了一下,才緩緩道:“那是為娘的一個故人,你幼時和娘去洛陽城賣絲的時候,還見過一面……快有二十年不曾來往了,不提他也罷。”
楊朝夕看她興致不高,便識趣地不再提這事。專揀前些日子在熊耳山游逛的有趣見聞,細細與陸秋娘說了,逗得她不時掩口而笑。
爾后幾日,楊朝夕將家中采桑、砍柴、挑水、澆菜等體力活,悉數包攬,做起來倒也輕車熟路、效率極高。除此之外,便只穿了半臂衫和長裈、短裈,去水潭那邊修習“一葦渡江”的輕身功法。
一汪小潭,也是不堪其擾。短短幾日,水面便下降了四五尺,潭底本就少的可憐的魚蝦,大都順著溪流、逃向了下游,逃離這每日動蕩的是非之所。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堆龙德庆县|
阿鲁科尔沁旗|
竹溪县|
东乌珠穆沁旗|
昌黎县|
清镇市|
西城区|
五家渠市|
大港区|
开鲁县|
峡江县|
嘉定区|
建湖县|
水富县|
岳西县|
齐河县|
阿拉善盟|
沧源|
旅游|
福建省|
康乐县|
武宣县|
固安县|
武山县|
石楼县|
太谷县|
庆城县|
乐昌市|
葫芦岛市|
林芝县|
裕民县|
高邮市|
黄大仙区|
白河县|
宣化县|
巫溪县|
信宜市|
绵竹市|
阆中市|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