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否極泰來,因禍得福-《如水劍道》
第(1/3)頁
洛水南岸,秋雨打在蘆葦叢間,發出寂寥的沙沙聲。而被秋雨澆了一整天的枯黃蘆葦,棵棵身形都瘦了下來,將那間低小茅舍,露出更加清晰的輪廓。
茅舍中鼾聲此起彼伏,卻是兩個道士交纏著身體,躺在破舊的木榻上。偶爾調整姿勢時,一個鼾聲便停下來,口中含混不清地叫著“小玉”,也不知是住在哪處坊市、哪一條花街柳巷中的相好。
破舊木榻之下,是一方荊條編織的木排,木排掩蓋著一處窨井。窨井高約一丈,本是作臨時儲存魚蝦之用,因為臨著洛河,最下面卻也滲出一尺多深的河水來,和泥沙攪在一起,渾濁不堪。眾人遍尋不到的沖靈子楊朝夕,卻是被人捆縛了手腳,囚在這積著污水的窨井之中。
精神萎靡的楊朝夕,此時已被被鼾聲吵醒。斷斷續續掙扎了一天,蘸濕的繩索反而越來越緊,他這時也索性不再白費力氣,屈了腿靠在井壁上,感受著黑暗中越來越冷的身體。身上不多的刀傷,此刻早已麻木,也不覺得痛楚。只是在這不見一絲光亮的黑暗里,人的無助、恐懼和絕望,便會慢慢放大,這才是一個道童最難對抗的。
那些蒙面道人意圖明確,只要他答應為他們演示“公孫劍法”,便能離開這漆黑濕冷的窨井,還有熱粥熱菜可以吃。楊朝夕雖只是十一二歲的少年人,也略懂得“兔死狗烹”的道理,若是聽信誘導把劍法演示完,下場也未必如他們所言。不如在這窨井里充一充英雄好漢,或許這些無恥道士還會投鼠忌器,不會立刻便下殺手。于是在這樣的意識支撐下,他便在這又黑又冷的窨井中昏昏睡去。直到此刻方才醒來。
身上依舊很冷,齒頰、肘腋、胸腹、下陰……每一處可能貯存熱量的部位,全都是徹骨的寒意!心跳若有若無,呼吸微乎其微。手腳的知覺其實都已經鈍了,若是現下砍掉一些,怕是也不會有疼痛的感覺。“這便是要被凍死前的感覺嗎?”楊朝夕這樣想著,意識深處卻不肯承認。一點點的不甘心,從冰冷遲鈍的感覺中滋生出來,像一個微不可察的孢子,迅速膨脹成一團五彩斑斕的蘑菇。
冷、很冷、非常冷!怎么辦……還有娘親、關世伯、關林兒在山莊等他,還有關虎兒、牛龐兒、孫胡念在邙山等他,還有公孫真人在弘道觀等他,還有長源真人在長安等他……還有那個柳曉暮、在不知何處的夜空中等他……種種雜念在黑暗里化作混沌,已經感覺不到自己的呼吸……對了,呼吸……吐氣如抽絲、漸漸而盡,吸氣如纏絲、緩緩而足……默誦……經文……道可道,非常道……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否極泰來,絕處逢生!
楊朝夕意念之中恍若混沌初具,無謂生滅,不知往來,難辨始終。便是在這恍惚不覺之間,他竟懵懵懂懂地、觸碰到自修道以來的第一個機緣!
上清觀多數道人所修習的道法,叫“坐圓守靜”,分“定心、守一、存思、坐忘”四層境界。而盛朝多數道觀修習的道法,也與之類似,不過出于對“定心、守一、存思、坐忘”等概念的理解不同,有所損益。這類行功之法,習練日久,記憶、精力、悟性、意志等都會明顯提高,所以才給人一種錯覺:修道之人從事各行各業,好像都變得厲害了許多。
但真要心向至道、篤立修行,所用的修道之法,卻是要逆天而行!如李長源教給楊朝夕的,便是練養“后天之氣”的法門,共有五步成法:吐納、胎息、行氣、采氣、服氣。楊朝夕此時于寒冷困頓之中,所用的呼吸吞吐、默誦經文的方法,便是第一步成法:吐納。
然而無論“坐圓守靜”的四層境界,還是練養“后天之氣”五步成法,每一層境界之間、每一步成法之間,那種界限并非是截然斷開、涇渭分明,而是前后重疊、上下相接。如太極陰陽魚一般,乾中有坤、坤中帶乾。于是在涓滴匯流的行功過程里,也許某一刻,便已跨入下一層境界、進入下一步成法。而用以行功的身體,便也會順水推舟、進入一個新的狀態。
楊朝夕此時手腳受縛、不能趺坐,因此令他進入行功狀態的姿勢,卻是如在母腹中時一般,靠著窨井一側,雙目緊閉,蜷作一團。仿佛是冬眠的龜蛇,以極其微弱的呼吸和消耗,維持著一縷生機,不使其斷絕。而這樣的行功狀態,已經從“守一”之境,直接跨入“存思”之境,隱隱碰到了“坐忘”之境的門檻!
而“吐納”的修道之法,也早已練得純熟圓融,開始進入到“胎息”的成法中來。一呼一吸間,氣息輕、細、綿、長,出少入多,吹毛不動。若此時引來一縷煙氣、貼近楊朝夕口鼻,便可看到煙氣緩緩從鼻中進入、漸漸又從口從溢出,進出相接,源源不斷,形成一道流淌不息的煙環!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川县|
奉化市|
宜春市|
邓州市|
德清县|
安国市|
益阳市|
柯坪县|
金湖县|
游戏|
牟定县|
宝坻区|
资源县|
博湖县|
象山县|
胶南市|
榆中县|
酉阳|
平乡县|
上饶县|
成武县|
义马市|
什邡市|
从江县|
兴仁县|
万源市|
林西县|
忻州市|
荣成市|
长乐市|
招远市|
汪清县|
定州市|
原阳县|
文水县|
施秉县|
丰镇市|
深圳市|
寿阳县|
南丹县|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