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指了指韓明,“小韓你做牛皮羊毛生意是很有市場嗅覺的,就拿羊毛來說,全國最好的羊毛出自哪里?不是內蒙,而是建設兵團。我估計你是想闖蕩一番事業的,我看得出來,你給我開車并不開心。” “沒有沒有,遠哥,我挺喜歡這份工作的。”韓明連忙說。 姚遠擺了擺手,道,“你有做生意的天賦,給我開車浪費了。我看啊你就留在新疆做羊毛生意吧,我給你出錢。” “這……”韓明只覺一個大餡餅砸腦袋上了。 在車隊上班的時候,林威只和韓明聊得來,就這么個能處的同事,看到韓明在發愣,連忙說,“好事啊韓明,你還猶豫什么。錢不夠我也出一點。” 禮賓部的警衛們是不羨慕的,因為他們知道,只要自己想,姚遠給他們的扶持只會更多。 問題在于,不是誰都能做生意,這點大家有清醒的認識。 韓明馬上抓住了成為世界羊毛大亨的歷史機遇,猛地站起來,抓起一瓶還剩下一半的茅臺,“遠哥,我干了!” 仰脖就咕嚕嚕的一口干了半斤茅臺。 在座的都是貼身人,對姚遠的性格和行事作風十分了解,姚遠的承諾絕不是酒話,而是看準了羊毛這個生意的前景。 誰人不知道大老板就是靠目光超前判斷精準發家的,他看中哪個生意就都能做到以億為單位計算的生產規模。 韓明無疑是幸運的,因為吃餃子不蘸醬油無端端地被關了兩個月,又因為吃餃子不蘸醬油被姚遠救出來,從而有了這般際遇。 多年以后,個人資產數百億的韓明接受專訪的時候被問到當年是如何起家,他的回答是:吃餃子不蘸醬油。 這個答案當晚就上了熱搜,成了網絡上的一個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