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385章 辦學-《春風1991》


    第(2/3)頁

    同樣是九層高,但是圖書館是綜合建筑體,建成后坐落在那里絕對是方圓幾十公里的地標建筑。

    按照這個總體規劃,已經不再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所需要的了,事實上,縣里決定將該校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發展,大力支持該校在三年之內辦起高中部,建成全市的知名學校。

    有姚遠的財力支持,縣里最大的困難是沒有了。

    姚遠的小學前三年是在這里度過的,可以說這里不但是他的母校,更是他求學生涯的啟蒙地,而在他的記憶里,那已經是遙遠的上輩子的印記了,這里的一草一木都能夠喚醒他的上一輩子記憶,感慨頗多。

    上一輩子的他在擔任了央企研究院主任研究員之后,曾多次把專利費的部分捐給姚家學校,不過力度自然是沒有這一輩子的大的。作為從窮困山村里走出去的孩子,姚遠深知讀書的重要性。

    讀書不是唯一出路,但卻一定是絕大多數窮人子弟出人頭地的最好、最具性價比的一條路。

    舊校區已經在拆除,新校區會在9月開學前具備開學條件,姚遠深深地把正在消息的啟蒙時代的事物記下,拿出中華煙分給工人們。

    工人問,“小伙子,你是姚家村的?”

    姚遠笑著點頭,“是,土生土長的姚家村人。”

    姚家村有一小部分是外來戶,五六十年代從其他地方遷移過來的,他們被稱為三隊,而一隊和二隊是土生土長的。

    “你是在政府單位上班的吧?”工人看著穿著工整的姚遠,好奇地問。

    姚遠說,“我還在上大學。”

    “大學生啊!國家干部啊!這個厲害了厲害了。我就說嘛,人家村這么重視教育,大學生肯定是不少出的,怪不得人家村里能出大老板。”工人的后一句話倒是對工友說的,看上去之前圍繞著新學校有過一番討論、爭論。

    這個年代的大學生畢業后是分配工作的,像西工大這種系統內名牌,崗位是隨學生們挑,副廳級以下的企業都不屑于去的。

    這個工人興致很高地問,“聽說你們村的姚老板給學生獎學金,成績不好的也有錢拿,是不是真的?”

    其他工人也圍過來。

    從年紀來看,大部分工人應該都成家了,自然是關系教育這方面情況的。他們是新校區的建設者,最清楚新校區建成之后,姚家鎮紅學校會是南港地區里最好的學校之一。

    如果自己的孩子有機會到這里讀書,那簡直是天大的好事。

    姚遠又拿出一包煙發了一圈,好些工人一看是中華,都舍不得抽,夾在了耳朵上。

    他笑著說,“具體是這樣的。”

    他招呼大家坐下來權當休息,環視著這些二三十歲但卻有著飽經滄桑面孔的工人們,忽然問道,“對了,你們是什么單位的?”

    “我們都是百年地產的,原來是市一建公司,后來改制了,成了私人企業,這里都是我們負責建的。”最開始的工人連忙說。

    姚遠說,“改制了,意味著鐵飯碗沒了。”

    又一名工人說,“是啊,一開始我們也挺不情愿的,可是人家老板開出的待遇很好,而且簽了長期合同,有社保有住房補貼,只要能把工作干好。再說,現在國企也不好干。”

    “對,我們現在一個月能拿五六百塊錢的,小伙子,我沒有看不起大學生的意思,但是我敢說,我們的工資比你們很多國家干部的都要高。”另一名工人搭話。

    姚遠點頭,“是的,現在大部分國家干部的工資就三百塊錢左右,你們這個工資水平很好了。”

    “我們年底還有獎金的。”工人喜不自禁。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阳县| 贡觉县| 龙岩市| 搜索| 鄂尔多斯市| 沅陵县| 武陟县| 喀喇| 南阳市| 呼伦贝尔市| 八宿县| 大港区| 尤溪县| 台北市| 奉贤区| 宜昌市| 神农架林区| 勐海县| 芒康县| 哈密市| 临潭县| 广汉市| 合江县| 临海市| 武山县| 双流县| 甘孜| 山阳县| 兴化市| 五华县| 通河县| 商河县| 社会| 怀仁县| 宿州市| 西昌市| 通渭县| 石柱| 清水河县| 嵊泗县| 榆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