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僅僅半個小時,姚遠就離開了阿利耶夫的住所,出來的時候,密碼箱子沒有了。 蓋達爾把開標日放在競選出結果的第二天,其用意再明顯不過——贏得競選后,立即以總統(tǒng)的身份進行落實。 滿打滿算,只有十五天的時間了。 姚遠不知道歷史上的阿利耶夫是怎樣在最后關頭絕地反擊的,但他堅信,現(xiàn)在有了充足的資金支持,阿利耶夫的絕地反擊只會贏得更加漂亮。 回到巴庫后,姚遠就四處觀光了起來,好好的看了一下這座風景優(yōu)美的里海半島城市。 最高興的莫過于林威了,他也不心疼錢了,很好地領略了一番異國風光。如果不考慮混亂的治安,阿塞拜疆是個很值得旅游的國家。當然,作為首都,巴庫的治安還是很好的。 因為有石油資源,蘇聯(lián)時期的阿塞拜疆日子很舒服,比其他“財政轉移國家”的日子好過得多。最不愿意蘇聯(lián)解體的是“財政轉移國家”,蘇聯(lián)沒了,i持續(xù)不斷的財政轉移支付也就沒了,日子越過越艱難。 可是,經過了一年多的混亂,國庫早就空了,也不知道進了哪些人的口袋,沒了秩序,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艱難。永安集團的生活用品當然也進入了阿塞拜疆,甚至聯(lián)合銀行也開始在這里開設了分行。 阿塞拜疆本身的油氣開發(fā)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又沒有足夠的資金,想要自己開發(fā)非常難。把石油資源變成錢,最好最快的辦法就是引入國外的石油公司,依靠外資解決問題。 英國石油公司、美國埃克森、法國道達爾、美國雪佛龍、荷蘭殼牌,這些石油巨頭齊聚巴庫。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來自以上幾個購買的貿易代表團對阿塞拜疆進行了正式訪問,開始助力本國企業(yè)進行競標。最厲害的要數(shù)美國,竟然來了一個助理國務卿,和蓋達爾談了半天的時間,然后才飛走繼續(xù)原計劃的外交訪問。 林威抖著手里的報紙,不無憤慨地說,“連助理國務卿都出動了,太過分了他們,根本就不公平。” 姚遠也在看報紙,但是他看的是其他消息。 林小虎不由笑道,“阿威,你看得懂英文報紙?” “呃,看不懂。”林威尷尬一笑,指了指邊上的葉琳娜,“小葉幫我翻譯的,小葉挺厲害的,還懂英語,這就兩門了。” 葉琳娜說,“林總,是三門,中、俄、英。其實英語很好學的。” “我就是學不會。”林威憨厚一笑。 姚遠放在報紙,說,“石油和軍火這兩種生意往往伴隨著的是國家影響力,巴庫油田有巨大的開發(fā)潛力,預計能夠開采出三十億噸的石油,美國總統(tǒng)跑過來助威都不奇怪。” “咱們怎么辦,就這么干等著嗎?萬一阿利耶夫落選了,那兩千萬美元可就打水漂了。”林威擔憂地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