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雷電、暴雨、冰雹、陰云等等數十上百種屬性轟然而炸,玉清神帝頗顯狼狽的從高空急速墜落,即將著陸時勉強穩住了身形,然后緩緩降落。雖然無法看到萬里長城秩序的實體,但通過品感也能捕捉到它的所在,只是一次次的接觸失敗后,就是較為漫長時間的重新品感。 相比“太浩秩序”巍峨不可侵犯,黑殺位面的新生秩序卻是遜色很多,妖帝燭陰囚禁“太浩御”數千年,太浩秩序依然運轉,說明以前的認識是錯誤的。當然,絕大部分修者都習慣于這個錯誤的認知,即秩序就是太浩御,神帝在不久前也是如此認識。 “強弩之末了嗎?”望著高空,神帝心情愉悅的低聲說道。 六極秩序雖不至于不可切割,但神帝清楚自己需要付出很慘重的代價,而這種慘重換來的有非常高幾率的失敗。因此,神帝與佛帝商議后,決定切割這個新生的秩序,兩位帝君輪流出手進行各方面的試探,獲得的信息資料也越來越多,從而知道“長城秩序”具備“四源術”。 入水、降龍伏虎、五行大遁、釘頭七箭。 神帝駕著“東勝州碑核”在星空恢復“力空間”時,佛帝金蟬氏上場,盡管他并沒有因為之前的試探而養成慣性,卻仍然是遭到了“暗算”。強大的“牽扯力”將佛帝籠罩,佛帝不顧違序而進行“核顯跡”,仍然無法震散那股“牽扯力”,從而直接從黑殺位面消失。 此消息迅速被神帝獲知,神帝不顧“力空間”尚未填滿就趕回黑殺位面,他自然不敢再撩長城秩序,而是先收集佛帝消失的各方面情報。 雖然只掌握2個源術,卻不代表神帝不知道其余106個源術的資料,但108個源術中也存在一些屬性相似的情況,所以,神帝第一時間也無法準確判斷出造成佛帝消失的源術是哪一個。 導引、移景、招來等等源術都具備“傳送”的屬性,有時候知道的太多判斷也難以下達,神帝玉清如今就是判斷不出來。不過,他也注意到長城秩序正在隱沒,盡管它本來就是隱跡的,但此時的隱沒與隱跡不同,更象是在消失。 “消失?”神帝臉色一變,正欲發動已然設好的手段時,長城秩序的氣息正式消失的無影無蹤,與其一起消失的還有韓毒龍等人。神帝品感覆蓋了整個黑殺位面,發現黑殺極君的寶座已然空懸。 “秩序究竟是什么形態呢?”神帝低語,他知道自己之前預伏的手段就算啟動也無效,他是以禁錮人或物的手段進行設伏的,可秩序卻不是實物,或者說秩序的形態不可能會被常規的手段所捕捉。 魏賢知道秩序是什么形態,正確的說,秩序沒有形態,秩序恰恰就是由“璣”形成的。魏賢也知道長城秩序正遭受神佛兩帝的攻擊,但他鞭長莫及,而秩序所有的反擊手段則就是秩序之主所擁有的。 換個意思說,秩序本身是不具備戰斗實力,它是視秩序之主的實力而決定強弱。如果魏賢是弱的,長城秩序也是弱的,而若是魏賢為強,長城秩序也必然強大。但長城秩序戰斗消耗的就是魏賢的資源,也因此,魏賢儲存多少個法術,長城秩序就能打出多少個,一旦魏賢這邊法術儲量沒有了,長城秩序也只能是落荒而逃。 當然,長城秩序終究是新秩序也是處于幼苗階段,若是象太浩、乾坤那樣的秩序,神佛兩個帝君哪里敢如此放肆。黑殺位面是長城秩序的主位面,主位面不是說放棄就放棄的,放棄的后果及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并且長城秩序放棄主位面的行為也不是魏賢操作的。 因此,不僅僅是神帝失去了長城秩序的蹤跡,魏賢同樣也失去了長城秩序的蹤跡,這讓人在血殺位面的魏賢有些懵逼。他如今不再是黑殺極君,就猜測自己失去長城秩序蹤跡的原因,是不是因為主位面掉失? 魏賢迅速融合血殺四陣獸,成為血殺極君,長城秩序的氣息再次與他連接上,但并未出現在血殺位面,似乎在星空某處被什么所阻攔。魏賢倒是想立即去找,但血殺位面的事務也不能丟下,血殺位面如今是主位面,若是再有個意外,那就重新失去長城秩序的蹤跡。 為此,魏賢按下心中對神佛二帝的仇恨以及找回長城秩序的迫切,按照原來的計劃整頓血殺位面。所謂的整頓就是按照“太浩主位面”的標準設定相關制度,不管是修者界還是凡人界,都是參照太浩主位面。 黑殺位面之前也是如此的,可惜由于被神佛妖三方勢力聯手設下埋伏,造成黑殺位面大好局勢的敗落。這其中主要原因還是魏賢自己作死,他明明知道三位帝君會測試“永生”,卻依然去接收幾個一陣獸位面。 當然,也不能說是作死,魏賢其實也是很想知道自己是否永生的,只是這個答案付出的代價比較大。他被甩到了血殺位面,黑殺位面對于幾位帝君來說是非常容易突破進去的,然后不斷以攻擊的方式探測長城秩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