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宋書玉跟其余仆從不同,宋書玉是大管家,資金調(diào)配,打通關(guān)系,聯(lián)絡(luò)各機要等等都是宋書玉來操辦,而這些事情占據(jù)了宋書玉所有的時間,那他根本沒有時間去當“紅包”,給他分支紅包也沒太大的用處。 宋書玉是聰明人,他自然清楚這一點,他借助自己被請進去喝茶的功勞,向魏賢提出“延壽丹”的賜予請求。值得一提的是,六極秩序看重的是信力,很多物品或事件都需要信力做為依托,品信雖然也有用,但能得到六極秩序回應(yīng)的事比較少,道具之類的更少。 延壽丹也分“年限”,最長的就是30年,最短的是1年,宋書玉很清楚自己的功勞還不足以獲得30年延壽丹,他求的是5年延壽丹。但位面封閉數(shù)千年,物品已經(jīng)很稀缺,可以說,魏賢買走多少就少了多少,至于何時增加,魏賢也不知道。 因此,對于重要的物品,魏賢盡量不去觸碰,反正目前也只有他擁有購買的資格,位面的“品修”固然多,手上卻也只有“品信”沒有“信力”,想買也是買不到的。 魏賢沒有第一時間同意,他回顧了一想宋書玉成為仆從3個月以來的成績,發(fā)現(xiàn)宋書玉固然當了內(nèi)賊,但屁股還是蠻正的,很多事情并沒有向嶺南紅宋透露,所以,魏賢最后還是贈送了宋書玉一粒5年延壽丹。 至于這丹是交給誰服用,魏賢是沒有閑心去理會的,他關(guān)注的“曲笑笑”已經(jīng)到達了“德州市”,演唱會舉辦的時間是明天晚上19:30。弄到演唱會的票對魏賢來說沒有難度,他在德州市的人脈網(wǎng)是通過喬宏量經(jīng)營出來的,而宋書玉的關(guān)系,魏賢就不會去觸碰,當個幕后老板挺好的。 為了應(yīng)對“曲笑笑”的“魔音”,魏賢走了一圈六極秩序殿弄來一些“符咒”,符咒是六極秩序里存貨最多的物品,魏賢經(jīng)常用到的“吐真符”存貨量有近百萬,所以,他消耗起來也是毫無顧忌的。 嶺南紅宋族長宋楓提到“渤海錦衣”時都不敢出聲,而是直接用筆寫出來,顯然也是知道“天籟魔君”被禁錮的事情。天籟魔君掌控“聲音”,他只要想關(guān)注,那不管聲音是在海底萬米還是地底之心,天籟魔君都能夠聽到,俗話說的“順風耳”就是指“聲音”掌職者。 錦衣衛(wèi)的地盤在渤海郡,也就稱為“渤海錦衣”,此勢力禁錮了“天籟魔君”的話,就可以將“渤海錦衣衛(wèi)”列為“關(guān)鍵詞”。也就是說,一旦有人提及到這五個字,天籟魔君就會自動接聽,然后衛(wèi)氏就可以通過發(fā)紅包的方式,得到相關(guān)的信息。 這跟嶺南紅宋仿制的“乙瑛碑”有異曲同工之效,有人對嶺南紅宋起了殺心,乙瑛碑就會進行事件轉(zhuǎn)移,一方面拖延敵人,一方面通知紅宋。當然,乙瑛碑比起“天籟魔君”要好用的多,即不需要發(fā)紅包,還能自動反擊,而天籟魔君提供的信息也就是讓衛(wèi)氏有所知曉罷了。 演唱會現(xiàn)場,魏賢對音域的認識近乎于無,在屏蔽掉魔音特效后,他聽到曲笑笑最真實的歌喉,魏賢的評價是“順耳”,距離天籟自然是十萬八千里。但那些沒有屏蔽“魔音”的歌迷就很癲狂了,他們墜入“歌詞”幻境里。 每個人對“歌詞”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同樣一句話,聽到不同的人耳中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因此,現(xiàn)場的歌迷們有的手舞足蹈,有的悲傷痛哭,有的面無表情呆滯而坐,數(shù)百上千人的情緒匯集在一起后就產(chǎn)生了“悲、喜、哀”三種品信。 魏賢注意到這三種品信全部涌進“曲笑笑”的體內(nèi),在魏賢眼中“金幣”旋轉(zhuǎn)之時,他看到曲笑笑的眉心間浮現(xiàn)“三怒”的字樣。這意味著曲笑笑是修煉“怒品信”的,而且階位達到了“3”。 專修“怒品信”的話,不一定就要納入“怒系”品信,這取決于“修煉心法”。三瀑廟的“紅印訣”就能融煉其余的品信再轉(zhuǎn)為自己所修的,而嶺南紅宋的“乙瑛怒碑訣”就苛刻的多,只能納入“怒信”,當然,修煉起來的話,階位提升也比較快。 魏賢原本猜測曲笑笑是渤海錦衣派出來的“前站”,但曲笑笑自行融煉“品信”的做法,讓魏賢知道自己的猜測出現(xiàn)了錯誤,“這完全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節(jié)奏啊”,魏賢嘀咕道,他就覺得“紅包家族”不應(yīng)該如此魯莽的去禁錮“極君”,后患太大。 之所以說曲笑笑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就在于她是現(xiàn)場融煉“品信”,這屬于完全沒有長輩教導的行為。融煉品信不是安全的,特別是這種由“魔音”催化出來的,雜質(zhì)非常多,一不小心就會形成“腐信”。 看名稱就知道一旦產(chǎn)生就會形成什么樣的后果,全身“腐爛”是輕的,靈魂遭到腐蝕才是痛苦的。魏賢雖然無法探測到曲笑笑的狀態(tài),但他有些肯定曲笑笑體內(nèi)隱藏著“腐信”,否則,曲笑笑開演唱會的頻率不會這么高。 只有不斷提升階位才能壓制“腐信”,但這樣無異于飲鴆止渴,曲笑笑活不了多長了,魏賢做出了判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