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次王君臨在高句麗做的事情傳開之后,天下嘩然,不少人想起了王君臨前幾年赫赫事跡,無不心想,毒將就是毒將,不愧是長勝將軍,不愧是以少勝多,創造奇跡的那個絕世兇人。 而對楊廣來說,王君臨捷報里面的內容也非常讓他滿意,王君臨的識相讓他非常欣喜。 王君臨在捷報中字里行間都將自己在高句麗做的所有事情歸結于偉大的皇帝陛下運籌帷幄,表明態度這些都是奉皇帝陛下之命行事。 楊廣大喜之下,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將捷報念了一遍。 眾臣恭賀過皇帝陛下之后,楊廣提議重賞王君臨,但有些人開始反對了,這讓楊廣頗為惱火。 “陛下,這些都是陛下的功勞,王君臨只不過奉命行事,但卻恃功自傲,目無法紀,竟然不來洛陽給陛下繳旨,這是有不臣之心,實罪不容赦。陛下當立刻將其緝拿下獄,以正律法之嚴明。”宇文述不但不同意封賞王君臨,而且跳出來,一副義憤填膺之狀,叫囂著要治王君臨的罪。 宇文述父子幾人已經與王君臨結下死仇,宇文述絕不想看到王君臨勢力變得越加龐大,而且宇文述心中對王君臨充滿了深深的嫉妒,他背負了遼東慘敗不少責任,至今爵位還沒有恢復,可王君臨卻接連做出如此大事,任何一個都是堪稱是大捷,都是絕世大功。 這些天楊廣對王君臨生出猜忌和忌憚之心,除了弘農楊氏之外,還有宇文述在一旁或者在暗中推波助瀾…… 原以為可以讓王君臨徹底失去皇帝陛下的寵幸,從此走向衰落,,哪知王君臨會做出如此多的大事。 宇文述心里正不舒服呢,王君臨雖然竭力將功勞和皇帝陛下身上靠,但此事做得有太多漏洞,剛才宇文述所說就是其中一個,正常情況如此大捷,王君臨是要親自來洛陽的。 所以這種漏洞機會,宇文述又怎能放過呢? 楊廣聞聽,目光一凝,心想或可下旨讓王君臨帶領一萬高句麗俘虜和淵太祚 進京封賞,順便敲打一下他,也看看此子敢不敢進京。 “宇文大將軍此話差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