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沒過多久,壺中的水便沸聲如落珠,陳丹嬰再度掀開壺蓋,此番卻不撇水,而是用一把大銅勺將沸水舀出兩大勺來,倒入事先預備好的瓷碗內。然后,又用一根竹夾子在水中輕輕攪拌。 一邊攪動,還一邊用銀勺從另一根天青色瓷瓶內舀了些細如碎米般的茶末,緩緩投入沸水之內。 此時房間里已經是茶香四溢,不用喝,便已醺然。 王君臨不管是在后世,還是來到這個時代,從來沒見過有人這么耐心地去對付一壺茶。此時心中不由感慨驚奇不已。 對于王君臨的驚艷,陳丹嬰卻渾然不覺。一心一意地攪著茶水,待茶水“騰波鼓浪”時,方才停止了攪動,把先前舀出的兩大勺水又重新加了進去,蓋好銅壺蓋子,把炭火撥得弱了,將養茶味。 當壺中的水再次發出淡淡的氣泡聲,陳丹嬰緩緩起身,提了銅壺,在王君臨面前的細磁盞內倒了大半,然后給自己也倒了半盞,輕輕地把銅壺放下,舉盞于眉間相邀王君臨品茶。 王君臨也不說話,很配合的同時舉盞相還。 如此煮茶,作用已經不是解渴。王君臨只感覺自己是在欣賞一場優美的表演,甚至機械般地隨著陳丹嬰品茶、請茶的動作而舉盞,隨著陳丹嬰的落盞動作而直腰,只覺得對方的每一個動作都暗含節律,美如臨風而抒臂,只感覺高貴而又迷人之極,根本忘記了去品口中茶水是何滋味,只想著把陳丹嬰攬在懷中好好保護,不敢讓她受到半分委屈。 “此女絕不會是出身風塵!不光是春女樓,天下間任何青樓都培養不出這種氣質!更何況她那破功期的武力。”王君臨心中暗自感慨著一些廢話。 兩晉之后,漢家衣冠南渡,帶走了大量北方財富,同時把秦漢以來數百年間積累下的書籍、音樂、禮儀和風俗習慣席卷到了南方。兩晉士族最講究灑脫,飲茶之道隨著巨豪之家的凝練,早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程序和動作。陳丹嬰按照華夏待客之道,敬以親手煮茶之禮。給王君臨看的只是最后一道工序,前面還有烤、冷、搗、篩四道工序都已經簡化。如果把全套功夫做足了,再用上江南白陶細甌替換掉那銅壺,估計王君臨能夠回味上半個月之之久。 但王君臨知道陳丹嬰在他面前演示茶藝卻絕不是為了賣弄,純粹是她自幼受此熏陶,看見這一套還算不錯的茶具,一時心癢,在等待王君臨的這些時間內順便煮茶而已。 所以,無論她怎么做,王君臨都覺得親切自然。 那銅壺本來就不大,須臾之間,一壺水便被兩人給喝完了,其中大半進入了王君臨的腹中。 PS:第三更送上,正在奮力寫第四更,求捧場,求月票,求收藏,求推薦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