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是現在馬斯克卻是要計劃發射兩萬顆,甚至四萬顆衛星上去,也許這可以在初期帶來很多的便捷,但是之后就是布滿了整個星空的垃圾,等待著后來者去清理。 也會給后面發射的衛星,帶來巨大的麻煩,很可能你前腳發射,后腳就被他制造的太空垃圾打下來。這樣的幾乎持續越久,那么未來適合衛星的軌道就越少。 甚至包括他的火星移民計劃,都是這樣看起來很美好,可是卻短時間無法實現的技術,甚至準確的應該說是沒有量產化的普及能力。 在卡奧斯看來任何的科技,在沒有能夠普及量產化之前,都只是實驗室階段,完全沒有必要大規模地執行。 美國的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從1961年5月開始實施到1972年12月阿波羅17號進行最后一次載人登月為止,總耗資約為492.56億美元。 要知道那可是六、七十年代的近五百億美金,換算到現在恐怕要幾萬億美金了。 從這里可以看出來,只要舍得花錢,人類并不是無法進入宇宙,可是這樣大的消耗,根本與移民的花費無法形成正比。你指望送幾個人去火星,他們做些什么能夠給你帶來幾萬億美金的回報。 尤其是硬件的提升和軟件不同,軟件技術升級后,只是代碼的編寫問題,而硬件升級就代表之前的衛星都變得沒有了用處,成為了宇宙垃圾。 在卡奧斯看來在滿足了當下的使用,衛星的發射更多的應該是技術的檢測和實驗。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數據,而不是在還沒有技術穩定下來前,就急急忙忙地去做那么宏偉的計劃。 “對于這筆錢,我們是很需要,但是我們更加想要知道google對于maxar有什么計劃?!? maxar的董事長德西·伯克有些沉穩地問道,一家公司的入股融資,并不是錢多就可以的,除非你是賣公司,不然只要你還有股份在其中,那么也就代表著公司里面有你的利益。 這樣的情況下,德西·伯克自然是要了解對方的計劃,是否會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讓他們在公司的股份變得一文不值。 “不,事實上我們并不會過多地插手maxar的發展,融資入股maxar更多的,還是我們希望貴公司可以給予我們提供更好更多的衛星拍攝數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