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公子,剛才那劉備三兄弟進城與孔融會面了。” 一處庭院中,在外間守著的張燕進到里間對著劉羲抱拳道。 劉羲手中的毛筆不停,也不去看那張燕,只是輕聲的交代一句。 “好的,我知道了。 你且去繼續(xù)守著宓兒吧。” “諾!” 轟然應(yīng)諾后,張燕悄然退下。 而這時,捧著那本《孫子兵法》看的津津有味的呂玲綺看著劉羲問道, “羲哥哥,他們會擾亂你的計劃嗎?” 劉羲輕笑著搖了搖頭, “那劉玄德頗有大志,但是也有掣肘,不妨事的。” 說著,劉羲寫下了最后一筆,然后停下了手中的動作。 看了眼名貴白紙上鐵畫銀鉤的“戦”字,呂玲綺不由得心中有些歡喜。 她的羲哥哥,真的是個全才呢! …… “國公,這位便是那義士太史子義。” 劉備離開后一個時辰左右,飽餐一頓的太史慈被孔融帶到了劉羲身前。 “子義,這位便是那救我北海城萬民于水火之中的鎮(zhèn)國公劉羲。” 看著身前清秀俊逸作文士打扮的劉羲,太史慈真的很難將他和那驅(qū)雷策電、縱橫戰(zhàn)場、萬軍莫敵的‘戰(zhàn)神’聯(lián)系在一起。 而且,劉羲那傳遍天下的毀譽參半的名聲讓太史慈雖然有些遲疑,不過想著昨夜的事太史慈還是拱手道, “我替北海城的百姓謝過國公了。” 看著太史慈猿臂虎背的身板,劉羲心中不由得對他欣賞之色愈濃。 “不必如此。 古話有云:路見不平當(dāng)拔刀相助。 有大漢子民陷于危難之中,我不可能不救。” 太史慈搖了搖頭說道, “國公自是仁義。 但慈奉母命前來相助,今幸有國公相助北海城才得以無虞,慈自當(dāng)謝之。” 看著這將母命當(dāng)做圣旨的太史慈,劉羲也不再與他爭執(zhí),詢問道, “不知子義目前在哪高就?” 太史慈目光微微閃爍了一下,說道, “此前在遼東從軍,近前剛還家。” 劉羲于是順勢說道, “那你不若在這北海城做個將官,既可以護衛(wèi)這北海城,也可以照顧母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