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林允兒靜靜地傾聽李承佑侃侃而談,雙眼看著李承佑,似乎又在李承佑身上看到了之前的那道光環(huán)。 與同齡人相比,甚至與年齡遠超李承佑的許多人相比,李承佑無論是在文化底蘊還是思想深度方面無疑是更高一籌的,也難怪李承佑年紀輕輕就能夠一舉成名,接連幾部影視劇都能大獲成功。 媒體與許多觀眾都評價李承佑是一個天才,林允兒此時更深刻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再回想李承佑骨子里的自信和自傲,林允兒忽然覺得,這些以前讓她有些看不慣的缺點,恰恰也成了李承佑的優(yōu)點和魅力。 沒有實力支撐的自信和自傲是一種自大,但有實力支撐的自信和自傲卻更突顯了李承佑的獨特。 與李承佑相比,再回想以前接觸的那些男生,林允兒此刻就只覺得那些男生虛榮和膚淺,兩相比較,猶如珠玉和瓦礫,根本就毫無比較的價值。 “……總之,你詢問我意見,我就只有這些看法,但具體怎么決定,還要你自己拿主意。” 又簡單幫林允兒分析了下她以后的發(fā)展,看著林允兒,李承佑又道:“雖然大多數時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但努力才是成功的基礎。規(guī)劃幫你做得再好,如果你實力不足,自己又不努力,就猶如畫餅充饑,望梅止渴,想象的再美好,也只能聊以自慰。” 林允兒回過神,點點頭。 李承佑又道:“行了,這些多余的話題就不聊了,咱們回歸正題。” 頓了下,李承佑道:“之前咱們聊過,每個演員對表演的理解不同,劃分出了不同的流派。但就我本身而言,我并不覺得把演員圈定在某個流派有任何意義。雖然有些演員覺得用‘表演’這個詞形容演技并不合適,因為‘演’這個字就意味著把演員和角色分開,是一種切割。 但其實表演的實質還是‘演’。 不管一個演員如何的共情和融入,但每個個體都是不同的,一個人永遠成為不了另外一個人。 所謂的‘體驗派’‘方法派’‘表現派’更多還是從自身挖掘,讓自己去貼近角色,而不是真正能成為角色。 所以什么流派毫無意義,適合演員自身的才是最重要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