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死不得-《宋魂》
第(1/3)頁
“吱呀——”伴著干澀的摩擦聲,木制的正門被推開,晨光照進大雄寶典,將黑暗一寸寸驅散。
大宋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張齊賢,在白馬上善寺方丈的陪伴下,手持三柱高香,緩緩而入。隨即,在梵唱聲中,對著佛陀三拜九叩。
青煙繚繞,將端坐在香案后的佛陀,映襯得慈悲而又莊嚴。
與大宋其他官員不同,張齊賢不信道教,卻禮佛甚誠。
每逢初一十五,只要不是在汴梁參加朝會,他必然要親自到寺廟中給佛祖上香。
而在永興軍路京兆府長安城這里,再虔誠的善男信女,也沒膽子跟經略安撫使爭頭香。
所以,每逢張齊賢入寺敬香的日子,白馬寺的僧侶們,都特地把辰時到巳時這段時間留出來,單獨接待張居士一個人。
并且,無論張居士來得早,還是來得遲,僧侶們的早課,肯定會在他左腳邁入大雄寶殿的那個瞬間開始。
如此,張居士焚香之時,就能伴著誦經聲,平添三分莊重。
張偉賢久居高位,豈能覺察不到和尚們是在努力拍自己的馬屁?
但是,覺察得到歸覺察得到,他卻不愿意戳破,更不會裝腔作勢拒絕這份便利。
他只管盡量卡著辰時抵達白馬寺,每次上香在寺院內逗留的時間都不超過一刻鐘。
如此,便不會讓其他香客等得太久,遠在西天的佛祖如果看到了,也不會怪他跋扈,反而會欣賞他這種與人方便的善行。
此外,他禮佛雖誠,捐給寺廟的香油錢,卻不會太多,只是尋常人家的半月收入而已。
這樣做,既可以避免有下屬官員為了引起他的注意,重金向寺院布施。
又可以令其他善男信女明白,禮佛關鍵在于心誠,而不在于給佛祖塑更高的金身,蓋更雄偉的寺院。
這就是“教化”二字的要義!
大宋一共有十四位經略安撫使,如果放到漢代,就是十四位州牧。
牧者,為天子教化百姓也!
一位優秀的州牧,決不能到任之后,就三把火亂燒,攪得治下雞犬不寧。
而是要潤物細無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卢龙县|
襄樊市|
兰考县|
玉龙|
龙岩市|
屯昌县|
时尚|
和顺县|
海林市|
明光市|
色达县|
且末县|
黄骅市|
普兰店市|
延长县|
延长县|
东安县|
荆门市|
桐城市|
河津市|
温泉县|
昌宁县|
灵石县|
鸡泽县|
林西县|
张家口市|
荃湾区|
屏山县|
南乐县|
武义县|
凉城县|
色达县|
蒙城县|
米泉市|
武城县|
长治市|
临高县|
潍坊市|
和林格尔县|
化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