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本場比賽,騎士隊的首發陣容是:馬汀·克里夫斯,凱德里克·布朗,詹姆斯,布澤爾,以及“大z”伊爾戈斯卡斯。 老鷹這邊則依然還是自己老一套的先發:麥金尼斯,德里克·安德森,杰克遜,蘇特,以及“怒哄天尊”拉希德·華萊士。 比賽開打后,身高兩米二一的伊爾戈斯卡斯幫助騎士率先跳到球權。 “大z”是目前聯盟最高的中鋒球員之一,比“大z”高的中鋒不是沒有,但既比“大z”高還比“大z”出色的中鋒卻只有一個,就是二年級新秀姚明。 作為內線,兩人的大基本功都很扎實,但姚明的進攻效率卻要高于“大z”伊爾戈斯卡斯。 本賽季伊爾戈斯卡斯場均可以交出15分8籃板和2.5次封蓋。 好在“大z”的體重只有108公斤,比蘇特也壯實不了多少,看起來就像個電線桿兒一樣弱不禁風,即使有著超過兩米二的身高,也很難打出奧尼爾那樣的內線統治力。 否則拉希德·華萊士本場比賽肯定還會難受,更不敢在賽前口出狂言。 持球推進過半場,克里夫斯立刻將球傳給勒布朗·詹姆斯進行組織,自己反而落至左側底角,看起來就像后世的“老魚”費舍爾一樣,妥妥就是一“帶球后衛”的角色。 不過克里夫斯沒有任何的三分投射能力,本賽季三分球命中率0%,場均出手0.3次,打到現在還沒有投進過三分球。 這無疑讓麥金尼斯的防守壓力小了不少,甚至可以對向內線突破的詹姆斯進行夾擊。 從這個角度來看,費舍爾比克里夫斯出色的不是一丁半點。 蘇特直到現在也沒想明白,塞拉斯的腦袋里到底裝著什么樣的大便,竟然會讓克里夫斯出任首發控衛搭檔勒布朗。 沒有三十年的腦血栓經歷,絕對干不出這種腦·癱的操作。 雖說騎士后衛線上還真就沒有太出色的控衛,除了克里夫斯以外,就只剩下“奧利給”那個家伙勉強能用。 呸!應該是凱文·奧利,但哪怕是奧利也有著高達44%的三分球命中率,用起來怎么也比克里夫斯這家伙舒服很多。 可惜,保羅·塞拉斯最討厭的就是三分球,寧愿用防守更賣力的克里夫斯,也不愿意換上一位能拉開空間的后衛搭檔勒布朗·詹姆斯。 這么看的話,塞拉斯下課后被詹密噴成狗屎倒也并非沒有理由。 站在三分線外運球,詹姆斯伸手向布澤爾要了一個擋拆。 這是騎士本賽季最喜歡打的進攻戰術,由勒布朗·詹姆斯和布澤爾兩人在高位發起擋拆。 擋拆后,無論是詹姆斯的突破,還是布澤爾的中投,都能在小小的擋拆體系里發揮自己巨大的進攻作用。 后世一直流傳著一段關于勒布朗·詹姆斯的謠言,稱詹姆斯離開了擋拆就不會打球。 在這里蘇特要開口澄清一下,這,不是謠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