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晏捕頭》
第(1/3)頁
第四十七章
初七是龐老將軍的忌日,眾人按照以前的作息摸黑起來收拾了一回,換了素凈衣裳,天剛蒙蒙亮就啟程了。
陵園在約莫半個時辰路程的西山上,與府城遙遙相對,頂風冒雪迎寒送暑,令國人生敬,使敵人生畏,幾乎等同于大祿的第二條邊境線。
鎮遠府的居民中有約莫六成是傷殘、退伍將士及其家屬,三成是各地逃亡和后期招募來的本國百姓,剩下一成則是其他國家的流民。
親身經歷過戰火的摧殘才真正理解如今的太平來之不易,親人上過戰場的自不必說,便是尋常百姓也一有空就過來幫著拾掇拾掇,逢年過節給認識的、不認識的亡者燒些紙錢、供些香燭。
都是為國捐軀的好男兒,不能叫他們在底下凍著餓著。
一路上源源不斷的有百姓從各個方向往出城的大路上匯合,皆是一色素淡衣裳,挎著裝滿香燭紙錢和供品的籃子,沉默著向外走去。
沒人叫他們必須這么做,可每年兩位龐將軍的忌日時,百姓們都會自發扶老攜幼的出來拜祭。
平安有點不適應這樣寂靜的氣氛,小聲問道:“爹,娘,去哪兒啊?”
龐牧將他摟在懷中親了親,“去看爺爺。”
平安想起來了,“爹爹的爹爹,”又扭著脖子四處張望,“在哪兒呀?”
龐牧張了張嘴,隱隱覺得喉頭發堵,一時竟不知該如何回答。
“等你再長大些就懂了。”
平安太小了,小得根本聽不懂話中深意,卻也不自覺被這份肅穆所感染,乖乖摟著父親的脖子不說話了。
山間霧氣大,秋日晨風輕輕一吹便都云彩似的飄蕩起來,遮蔽了山峰,溫柔撫慰著那些黑色的墓碑。
作為曾經的主戰場之一,這里的亡者不計其數,根本不可能一一修建陵墓、雕刻墓碑,有的只是取自山上的狹長黑石,然后刻上亡者姓名籍貫和生平。
那些黑色的石頭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大約是因為取自雪山,所以看上去格外冷硬,像極了將士們寧折不彎的脊梁。
有幾塊格外巨大,約莫有上千斤,矗立于地直沖云霄,上面密密麻麻刻滿了名字。
走近了之后,那種語言難以形容的震撼越加強烈的沖擊著晏驕的心靈,她的腦海中一片空白,竟說不出哪怕一個字。
墓碑被人擦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龐牧伸手在上面輕輕拍了拍,喉頭滑動幾下,似有千言萬語要說,可終究都化為一聲長嘆。
這里大多是衣冠冢。
戰事慘烈,馬蹄交錯,好些將士陣亡后根本來不及收斂便已化為……
有零星的火光開始在各個角落升騰,煙霧彌漫,與晨霧融為一體,久久不散。
眾人伴著漸漸響起的細碎的抽泣一路走一路燒,待到正中央被眾星捧月般簇擁著的兩塊略大些的黑石碑,便是龐家兩父子的了。
龐牧將平安放到地上,帶頭跪了下去。
山石被凍得冷硬,跪下去冰涼尖銳,叫他的心臟一陣細細密密的疼。
“爹,大哥,我們回來了。”
林伯他們日日都來打掃擦拭,找舊友說說話,兩塊石碑的棱角都被打磨的帶了溫潤的光,好像舊日里親人溫柔慈善的眼神。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峙县|
江陵县|
永定县|
玛沁县|
泸溪县|
福泉市|
磐石市|
博罗县|
酒泉市|
漯河市|
固原市|
阿图什市|
金山区|
云阳县|
宜良县|
杂多县|
屯门区|
浦江县|
漳平市|
平潭县|
青阳县|
全州县|
响水县|
休宁县|
本溪市|
涞水县|
上蔡县|
自贡市|
上犹县|
衢州市|
安泽县|
伊宁市|
远安县|
铜鼓县|
大兴区|
高要市|
新干县|
晋城|
当雄县|
怀化市|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