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騰格看到漢軍竟然換了一個身材瘦弱的將領(lǐng),來與自己斗將,心中不由一喜。 這么瘦的漢將,簡直是來給自己送人頭一樣。 如果能斬殺這名漢將,哪怕下一陣,那個叫高寵的漢將重新上來,自己就算敗退下去,也能保全一些臉面。 “東祿族正綠旗,騰格。” “大漢,李元霸。” 雙方互相通名之后,騰格才注意到李元霸手中的一對鐵錘。 按照這對鐵錘的個頭,如果是實心的話,恐怕得有七、八百斤,所以騰格斷定,這應(yīng)該是一對空心的鐵錘。 不過就算是空心的鐵錘,分量應(yīng)該也不輕,于是騰格暗中加了小心。 然而當(dāng)騰格手中的長柄狼牙棒跟李元霸右手的鐵錘相撞在一起后,騰格卻感到了一股巨力涌來,握著兵器的雙手,虎口頓時被震得裂開了。 重達(dá)一百余斤的長柄狼牙棒,隨即也被震的飛了出去。 騰格心中剛喊了一聲:“不好!” 李元霸左手的鐵錘便砸了過來,躲閃不及的騰格,直接被這一錘砸飛了出去,重重摔在了地上,再也沒有了聲息。 號稱是東祿族正綠旗第一猛將的騰格,就這樣被李元霸僅僅用一招給砸死了。 “東祿韃子,再上來一人!”李元霸手持雙錘,大聲對東祿族的軍隊吼道。 別看李元霸的身材瘦弱,但嗓門卻極大,加上剛剛砸死了正綠旗第一猛將的騰格,使得李元霸的喊聲,不由讓正綠旗、鑲綠旗的眾多將領(lǐng),臉上都露出了些許懼意。 就連正綠旗的旗主博爾晉和鑲綠旗的旗主托格,也是臉色大變。 “十二哥,接下來怎么辦?”托格低聲問道。 博爾晉咬了咬牙說道:“你我兩旗各出一個‘甲喇’的精騎,試一試漢軍的具裝甲騎,到底有多厲害。” 托格趕忙點(diǎn)頭說道:“就按十二哥說的辦。” 東祿軍隊一個“甲喇”的精騎,指的是不包括輔兵在內(nèi)的騎兵,大約有兩千五百騎。 正綠旗和鑲綠旗各派出一個“甲喇”的精騎,加起來就是五千騎兵。 看到東祿人不再繼續(xù)斗將,直接派了幾千騎兵沖了過來,孫浩立即派出了三千大雪龍騎迎了上去。 東祿族的騎兵,基本上都是披了甲的重騎兵,甚至很多東祿族的騎兵,都會披兩層甲,外層為鐵甲,內(nèi)層為棉甲。 棉甲是將采摘的棉花打濕,然后反復(fù)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再把多張這樣的棉片綴成很厚很實的棉布,用銅釘固定。 棉甲對弓駑的防御能力雖然不如鐵甲,但鐵甲和棉甲配套使用之后,一般的弓弩,對這樣的兩層甲,已經(jīng)很難造成致命傷。 另外東祿族所在的地區(qū)氣候寒冷,棉甲還具有防寒的作用。 可惜東祿族騎兵的兩層甲,卻防不住大雪龍騎投出的標(biāo)槍,而東祿族騎兵引以為傲的騎射,根本射不穿大雪龍騎的鎧甲。 三千大雪龍騎僅僅一個照面,就把五千名東祿族的騎兵,殺得只剩下了不足五百人。 如果不是剩下這四百多東祿族的騎兵逃得快,恐怕三千大雪龍騎再來一次對沖,出戰(zhàn)的五千名東祿族騎兵就得全軍覆滅。 “漢國的具裝甲騎果然厲害。 十二哥,正面對決,咱們兩旗的勇士,不是漢軍具裝甲騎的對手。”鑲綠旗的旗主托格沉聲說道。 正綠旗的旗主博爾晉倒也果斷,“十七弟,你我兩旗暫且先退,如果漢軍敢追來,再找機(jī)會殺一個回馬槍。” 東祿族的正綠旗和鑲綠旗想要撤退,孫浩當(dāng)然不會同意,自己率領(lǐng)御林軍的四十萬精銳趕了三千多里路,總不能就殺了東祿族的數(shù)千騎兵,就收兵回京吧! 于是在孫浩的命令下,御林軍的第一鎮(zhèn)和第二鎮(zhèn),總計派出了二十萬大雪龍騎,對東祿族正綠旗和鑲綠旗的兵馬展開了追擊。 最后二十萬大雪龍騎一直把東祿族正綠旗和鑲綠旗的兵馬,攆出了燕國的疆域,才勒住了戰(zhàn)馬的韁繩。 在追擊的過程中,東祿族正綠旗和鑲綠旗的騎兵,曾經(jīng)多次試圖反身一擊,但在大雪龍騎強(qiáng)悍的戰(zhàn)斗力面前,根本毫無作用,反而損失更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