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官銀是沒辦法流通的。” “所以有些貪污的官員會把官銀經過熔鑄,打磨,然后再變成可以在市面上流通的碎銀。”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老婆你這么聰明,一定能懂我在說什么。” 沈靈兒恍然大悟,那是一點就通。 根本就不需要多做其他解釋就已經明白了陳林在說些什么。 在古代官窯同樣是有很嚴格的限制。 基本上出產的每一件瓷器都會有記載。 這種情況下誰想伸手拿點兒好處,就會變的格外困難。 但是民窯可就不同了。 而這件紫砂壺就是源于那些各種限制,這才應運而生。 按照陳林的推測,應該是某些官員按照官窯的工藝和質量生產。 然后再打上民窯的編號,接著從中獲取利益就方便了不少。 這樣才讓陳林撿到了漏。 沈靈兒明白了意思,還是有些好奇。 “那老公你說說看,這件紫砂壺能值多少錢呀?” “咱們是虧了還是賺了?” 陳林稍微想了一下,搖了搖頭。 “我知道咱們沒有虧,所以才出手那么豪爽。” “賺也談不上賺多少,只是絕對值這個價而已。” “你想想看清朝末期距離現在也就1百多年。” “除了宮里用的東西外很少有價值連城的留下來了。” 沈靈兒釋然,伸了個懶腰十分滿足的說道。 “咱們沒有虧本就很好了!” “不過老公你是什么時候學會鑒寶的呀? 咋沒聽你說過呢?” …… 這就是關鍵問題了,雖然陳林一向表現的深藏不露。 但你tm就一個小職員而已,怎么有閑時間來倒騰這種東西? 而且還不是普通的只會看下成色,甚至連年代和工藝都能了如指掌。 別說老婆不信了,這要是回去估計連他親爹都不帶信的! 陳林有些尷尬,輕咳了兩聲后開始隨意搪塞了起來。 “我祖宗的祖宗好像在以前是個收藏家,這應該就是遺傳吧……”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