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個年代窮,家里沒有多少東西吃的,她覺得王一丁這個非親生兒子的存在只會搶走親生兒子的食物,但是嘛又不能把王一丁丟掉,都上她們家的戶口本了。 就這樣,她就開始了奴隸王一丁的道路。 讓王一丁干各種家務各種活兒,心里才能舒服一些,才不會覺得被王一丁這個外來的種白吃了她們家的飯。 “我是你生不出孩子的時候,撿回來養的孩子。 這件事情是我上回在外面聽幾個長輩說的,我回來仔細想想,覺得也是這么回事。 我說這些呢,不是為了跟你們翻臉,然后成為仇人。 我想表達的是,以后各走各的陽關道。 我是一個被遺棄的孤兒,如果沒有你們把我領養回來,我可能已經餓死了。 所以我很感激你們,讓我活著長這么大了。 可是,你的恩,我從五六歲開始,就幫家里干活。 干了也有十幾年了,恩呢,我已經還清了。 他想管我要錢談女朋友是吧?沒有問題,我會給。 但,我要說明,這是最后一次了。 你把我的存折還給我,我工作了快一年了,存折里應該得有一千多塊了吧? 我把當中的一千取出來給你們,我會搬出去住,以后大家就是路人了。” 葉曉和這對母子沒有什么深仇大恨! 王母的做法確實很惡心,但罪不至死! 不管她多么偏心,對王一丁多么不好,王一丁從一個孤兒長大活到今天了,跟王母夫妻有直接的關系,這是一個事實。 葉曉的思路很簡單,能好聚好散就好聚好散吧!以后各自過各自的日子,大家互不干涉。 王一丁當了那么多年牛馬,已經把恩情還清了。 葉曉又表示可以拿出一千塊給這對母子,已經很大方了。 1990年的一千塊可不是后世不禁花的一千塊。 在金陵這種國內算比較不錯的城市,平均月薪都沒有超過兩百塊,大部分人都是一百多,學徒工幾十塊甚至沒有工資。 萬元戶的含金量沒有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高了,但萬元戶依舊是很拉風的存在。 一兩塊錢就可以買一斤很好的豬肉,一千塊省著點花絕對夠這對母子生活一年的。 那一千塊也是王一丁去除給王一寧花的那部分,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 葉曉提出這樣的要求,王母肯定是十分不甘心的。 就這么分開過了,以后各自過日子,怎么行呢? 她還想著讓王一丁努力賺錢,她掌握著王一丁的存折,每個月只給王一丁留一點生活費,剩下的全部攢下給她的親兒子王一寧娶老婆買新房。 葉曉這么干了,他的小兒子失去了一頭牛馬,不得辛苦很多年嗎? “王一丁,就算你不是我親生的兒子,是我撿回來養的,你就可是說離開這個家就離開這個家了嗎? 我把你養這么大,你說走就走,等于讓你白吃白喝這么多年了。” 王母很生氣,就差沒罵葉曉是白眼狼了。 “剛剛我就說過了,我五六歲開始干家務活,十一二歲開始做飯。 我已經服侍你們很多年了,你對我沒什么養育之恩,你的恩只有把我抱回來讓我活著。 我干了這么多年活已經還清了。 我希望我們能好聚好散,你不要逼我。 逼急了存折我直接不要了,你捂著我的存折有什么用? 我本人不拿著存折去取錢,那就是一串數字和一個本子,你能把錢取出來花不成? 我甚至可以直接拿著身份證去銀行掛失,就說找不到了。 銀行里有我的存款記錄,我補辦一本就是。 所以,有一千塊見好就收吧!一千塊是一個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資,不少了。” 葉曉又不是老實巴交的王一丁,對付這對母子的手段多的是。 葉曉和他們沒有深仇大恨,只是想擺脫他們不想當奴隸。 如果他們非要讓葉曉當牛馬,壓榨葉曉的每一分價值! 葉曉也不會介意讓他們體會一下自己的手段。 話已經說的這么淺顯易懂了,希望他們就不要裝傻了,也別玩道德綁架那一套,不要胡攪蠻纏,井水不犯河水,對大家都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