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三百萬買了一個玩具,他已經玩了好幾個月了。 現在這個玩具告訴他要續費了,起碼又得續費幾百萬,他怎么可能會干呢? 三個月了,早就玩膩了,李思雨算得上美女,但絕對不是角色。 潘總有那個錢,拿去包養別的姑娘不香嗎? 另外一位老總和潘總一樣的態度,都婉拒了李思雨的請求,表示不愿意續費了。 潘總和這位老總不愿意續費,李思雨照樣有辦法湊集到創業的資金。 都已經賣過兩次了,她都已經無所謂了,再賣一次又有何妨呢? 李思雨找到了一位身價幾億的張總,讓張總給她投資五百萬。 李思雨和張總立下了賭約,如果李思雨的創業可以成功的話,那就一起發財。 如果創業失敗了,她就要到張總的身邊當助理,貼身的那種,一當就是十年。 這就等于把自己當成物品又賣了一次。 張總身家好幾個億,對于五百萬的投資當然不會在意,很快就答應給李思雨投了這筆錢。 張總想著,他的這筆投資絕對不會吃虧的。 李思雨在綠寶能當上銷售總監,他認為這個女人有一些過人之處。 所以,就算李思雨創業失敗了,他也不會虧。 讓李思雨來他身邊當十年貼身助理,幫他打工還債,能干又能干,多么劃算呢? 在李思雨四處奔波湊集資金,打算再度創業的時候,葉曉和王子茹也沒有閑著。 葉曉和王子茹接觸了好幾家電池公司,弄得綠寶的高層神經都繃緊了。 在這場拉鋸戰中,最終綠寶的高層沉不住氣了,主動派人對王子茹和天曳進行道歉,把綠寶公司的具體情況如實交代。 最終,天曳集團以七點五億的價格拿下了綠寶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在電視劇里,王子茹用八個億拿下百分之二十三的股份。 也就是說,經過葉曉的一番布局操作,幫助天曳少花了五千萬,還多拿了兩個百分點。 葉曉一來天曳就干出了這么優秀的成績,得到了天曳的股東賞識。 這個時候,葉曉提出他的共享充電寶概念,就很容易拉到投資了。 天曳的股東們都是不差錢的人,一人投個千八百萬,葉曉很輕松就獲得了兩三個億的融資,這比李思雨的起步都不知道高了多少。 而且葉曉搞的是充電寶,成本比李思雨的萬花筒干法低多了,幾個億已經夠在很多城市設立站點了。 這玩意設立站點的成本也很低,不需要像李思雨的萬花筒電池公司,搞那么多種類的電池,必須要租鋪面當據點。 葉曉的充電寶在一些人流量大的商店和商店老板合作,在門口直接弄一個充電寶柜就行了,成本不高。 葉曉的創業模式得到了王子茹的認可:“你的這個想法不錯,等名聲打開了,可以讓商家以加盟的方式加入,可以進一步降低成本。” 葉曉沒有說什么,只是笑了笑。 這是必須的嘛!葉曉是抄了共享充電寶的作業,完全按照成功的例子抄,肯定不錯! 要是錯了,這個例子就不會被葉曉知道了。 “不過,李思雨正在做一件可能會對我們很不利的事。 綠寶的股份已經到手了,我得設法把綠寶的市值炒高,找人接手。 那個叫高正道的奇葩電池專家居然接受了李思雨的投資。 這個高正道在研究一種無膜電池,我以前聯系過他,想投資一千萬。 因為我想占股份的關系,被他拒絕了。 如果李思雨和高正道真的搞出一點名堂,在無膜電池的沖擊之下,綠寶的市值可能漲不起來,反而會大跌。” 王子茹一直有關注高正道的動向,得知李思雨和高正道搞到一塊去了,她有點擔憂。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