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殺光這些叛將!” “朝廷威武,圣上威武!” 殺戮帶來的沖擊讓這些平頭百姓們常年積壓的情緒得到了釋放,他們紛紛高舉著拳頭,十分興奮。 又一批叛將被帶了上來,劊子手高效的收割著人命。 百姓們興奮的吶喊著,不知不覺間大多數(shù)人的嗓子已經(jīng)喊啞了。 李國英屬于最后一批被處斬的叛將。 當(dāng)他被押上斷頭臺時百姓們紛紛朝他丟擲爛菜葉。 李國英被捆綁著雙手無法去把菜葉撥掉,便索性閉上眼睛任由百姓朝他投擲。 他在腦海中飛速回憶著自己這一生。 從一個小兵做起,被左良玉看重,升為親兵,之后一路立功成為左良玉的心腹大將。 左良玉起兵‘清君側(cè)’時他毫不猶豫的響應(yīng)支持。 他當(dāng)然明白所謂的‘清君側(cè)’不過就是一個幌子。左良玉起兵的那一刻就意味著造反了。 但他還是會選擇跟從左良玉造反。 因為他的效忠對象只有左良玉,沒有朝廷。 他的榮華富貴都是左良玉給的,而不是朝廷,所以他和左良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別說左良玉要做的是‘清君側(cè)’,便是左良玉想要改朝換代自己做皇帝,李國英也不會有絲毫的猶豫,一定會第一時間勸進(jìn)。 可惜左良玉敗了,所以他們這些支持左良玉的將領(lǐng)都該死。 若是左良玉勝了,他們不就都是開國功臣了嗎? 至于內(nèi)亂可能讓清軍趁虛而入,在李國英看來根本就不算什么。 真要是左良玉奪了江山,大不了割讓幾省之地給滿清,弄一個劃江而治。 可惜現(xiàn)在一切都結(jié)束了。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敗者沒有資格活在這個世上。 刀起人頭落,李國英的生命終止在了崇禎十七年十一月十日。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