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過在陣中將二人斬殺也是了不得的功勞了。 袁繼咸第一時間命人把左良玉、左夢庚父子的首級用石灰腌好,專程送去南京。 至于這個捷報怎么寫袁繼咸卻是得好好思量一番。 照理說,黃得功斬殺左良玉功勞最大。但左良玉之所以被驅趕到九江也是因為馬進忠、金聲桓二將在堵胤錫的率領下突然發難殺得左良玉陣腳大亂。 當然洞庭湖水師總兵韓兆安的作用也很重要。 要不是他拼盡全力與左軍水師對決,為黃得功在上游布置攔江鐵鎖贏得時間,很難最終逼左良玉登岸。 洞庭湖水師此戰中全軍覆沒,這讓袁繼咸十分心痛。他已經決定要在捷報中為這些陣亡的將士請功,讓這些大明好兒郎不至于擔心身后事。 當然這件事情也給袁繼咸提了個醒,想要組建一只犀利的水師僅僅靠堆數量是行不通的。 即便將士們訓練再刻苦,戰斗再奮勇,如果戰船本身太弱一樣無濟于事。 船堅炮利才是水師強大的基礎,而要做到這點就需要花大量的銀子。 袁繼咸雖然掛著一個總督四省軍務的名頭,但實際上能夠實際控制的也就是江西。 按照大明朝的規矩,地方征收的稅銀大部分是要直繳朝廷的,地方只能留下一小部分用作日常開支。 袁繼咸并不貪墨,故而除了這一小部分稅銀再無旁的進項。 想要靠這點稅銀養一只堪比左軍水師的強大船隊,難啊! 袁繼咸決定在捷報中提那么一句,試探一下朝廷的態度。若是朝廷愿意撥銀子讓他建水師,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至于俘虜袁繼咸準備全部押往京師。他沒有嗜殺的習慣,雖然這些人都是罪大惡極的叛軍,但既然已經投降便應該押去南京,聽候朝廷發落。 即便要殺也應該用國法殺,明正典刑以警世人。 至于這個突然暴起殺掉左夢庚的徐勇,袁繼咸準備將其一并送往南京,只不過路上可以不用捆綁手腳,只嚴密監視即可。 此人是左良玉麾下大將,從左良玉發動叛亂起就一直跟在身邊。 若是左良玉不被射死,徐勇是肯定不會殺掉左夢庚投降的。 所以他的投降只是不得已為之,單純是為了自保。 如何處置此人,還是交給陛下定奪吧。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