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輔國將軍各子降一等封奉國將軍。 奉國將軍各子降一等封鎮國中尉。 鎮國中尉各子降一等封輔國中尉。 輔國中尉各子降一等封奉國中尉。 自奉國中尉之后不再遞降,其子孫世世代代皆為奉國中尉。 明末時宗室數量過于龐大,朝廷、地方財政負擔加大無力賑濟災民,也是導致造反情況屢屢發生的一個原因。 這個問題偏偏是最難解決的。 朱慈烺總不能把這些當豬養的藩王全殺了吧? 雖然他真的很想這么做...... 故而他只能選擇拖,以戰時從權為由先不允許藩王就藩。省下的這一大筆錢可以用在興建水師上,不比給藩王修王府值得多? 當然這只是權宜之計,最終還是要找到解決辦法的。 朱慈烺有個初步的設想,那就是通過海外擴張,把藩王封到海外去。 美洲、澳洲、東南亞,哪里都可以。 只要他們不在大明本土吸血,那就不會對大明朝廷的財政造成負擔,也不會變相累積社會矛盾。 不過這么做的前提是朱慈烺已經徹底光復神州。 至少從目前看,要實現這點還需要不少時間。 封建社會皇室宗室享受特權無可厚非。可問題是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而大明的宗室只享受了權力,卻沒有承擔起義務。 朱慈烺想要做的便是使藩王的權力和義務盡可能的對等。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