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北京紫禁城,乾清宮。 多爾袞在便殿設宴賜饌,封晉商王登庫、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云等為大清皇商。 籠絡八大晉商在多爾袞看來是一件重要性不亞于西征的大事。 要知道這八大晉商可不是一般的商賈。早在清軍入關之前,他們就通過自己的渠道往返于關內關外,向遼東輸送糧食、以及鹽鐵等重要物資。 當時明廷對遼東實行全面的糧食封鎖政策,嚴禁百姓倒賣糧食到遼東。 若是沒有這些晉商,清軍手中即便有銀子也買不來足夠的糧食,早就被餓死了。 正是靠著晉商在暗中的糧食輸送,大清才能夠等到入關的這一天。 而且晉商不但給清軍輸送糧食、鹽鐵,還會把刺探到的明軍情報一概賣出去。 如此一來,明軍有什么動向,清軍方面就會第一時間得知,從而輕而易舉的針對。 可以說沒有王登庫、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賓、田生蘭、翟堂、黃云等八大晉商,就沒有后來清廷入關的好日子。 多爾袞今日在乾清宮大宴王登庫、靳良玉、范永斗等人,也是吃水不忘挖井人。 當然,多爾袞弄出這么大的動作不光是封八大晉商為皇商那么簡單,還有著借八大晉商為清軍籌措糧秣的打算。 如今天災不斷,北方常年干旱赤地千里,糧食產量很低。 想要靠北方幾省每年產的糧食養活十數萬軍隊是不可能的。 而各地府庫的存糧又已經見了底,多爾袞為此十分苦惱。 他也知道天下糧倉在湖廣,可現在一時半會也不可能打下湖廣來,只能暫時買糧食應急了。 為此,多爾袞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八大晉商。 王登庫、靳良玉、范永斗等人當年可以冒著明廷封鎖令,走私糧食到遼東,現在自然有本事再從南面弄到糧食。 價格嘛貴一些就貴一些好了,先解決了吃飯的問題才是正理。 多爾袞是一個很務實的人,要想讓馬兒跑,就必須讓他們先吃飽草料。 為此多爾袞拿出了皇商資格作為籌碼。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