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為求穩妥起見,劉良佐決定和劉澤清一同出兵。 二人都受到了明朝小皇帝的冷落,自然是一拍即合。 劉澤清原本就是山東總兵,神京淪陷后一路逃到了南直隸,對山東一帶的地形十分熟悉。 他建議繞過徐州直撲濟寧州。 這也正合劉良佐之意。 四五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徐州,嚇得李本深縮在城中不敢出門。 劉良佐、劉澤清率軍繞過沛縣,沿著南陽湖一路北上,一路過湖陵城、谷亭鎮、塌場口,直至濟寧州城下。 劉澤清建議以增援山東的名義騙開城門,兵不血刃的拿下這座重鎮。 劉良佐欣然同意。 他派人前去叫門,無果后又寫了書子綁在箭上射入城內。 誰知那濟寧州的守將卻是個謹慎的,說什么也不肯打開城門,反而調兵遣將在城頭布防。 劉良佐見狀大怒。 他可以不打徐州卻不能不打濟寧州。道理很簡單,徐州雖然兵力空虛但李本深也算是個名將,強行攻城肯定會有損失。而手下士兵就是劉良佐降清的本錢,本錢少了封賞自然也就少了。 再說他的目的是取山東,濟寧州又是運河沿線重鎮,南控徐、沛,北接汶、泗,乃咽喉之地。 打下了濟寧州便可控制大運河山東段的最南端,將來利用運河運送糧秣輜重也更方便。 雖然江淮的物資無法輸入了,但山東境內的物資卻可以運轉啊。 等到清廷接管山東,肯定也希望看到一個完完整整的山東吧? 至少從臨清州到濟寧州的運河沿線必須得在手中。 是以,劉良佐絕不會留下濟寧州這個隱患。 殺向山東第一仗不但要打,還要打的漂漂亮亮!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