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鄭成功知道鄭家在福建的種種行為難免引起了皇帝陛下的不快,卻也一時沒有想到好的解決辦法。 畢竟鄭芝龍是他的親生父親,他最多寫信勸阻一番,也不可能做的太過。 皇帝陛下重新設立龍江船廠,并命船廠趕制福船,多少有些針對鄭家的意思。這讓鄭成功有些尷尬。 一面是君,一面是父。一面是國,一面是家。 自古忠孝難以兩全,他似乎必須作出一個選擇。 方才皇帝陛下說的那番話,是說給他聽得吧? 陛下說朝廷是當慣了甩手掌柜,這才荒廢了龍江船廠。那么朝廷如今重新設立恢復龍江船廠,就是說不想再做甩手掌柜了呀。 “朕曾經(jīng)考慮過由朝廷出面負責海運一事,但仔細考慮后發(fā)現(xiàn)有很多難以處理的部分。是以朕才會決定成立皇明貿(mào)易商會,由朝廷和諸海商一起把海運事宜做好。” 朱慈烺稍頓了頓,繼而說道:“既然是合作,自然不能把事情都推給諸海商。朝廷必須造船,必須大量造船。眼下皇明貿(mào)易商會中屬于朝廷的海船或許還不算多,但朕相信半年之后,一年之后,屬于朝廷的海船一定可以在其中占據(jù)大頭!這是朕的期望,也是對諸位的要求。” 聽到這里,鄭成功的心砰砰直跳。 皇帝陛下還是給鄭家留了面子的。實際上皇明貿(mào)易商會就是朝廷和鄭家合作辦的。這件事別人不知道,他鄭成功還不知道嗎? 鄭成功幾次寫給父親鄭芝龍的信,都是按照皇帝陛下的意思修改一番遣詞造句的。 看來陛下對鄭家在皇明貿(mào)易商會中扮演的角色很不滿意啊! 鄭成功是一個聰明人,聰明人都善于從旁人話中聽取弦外之音。 毫無疑問,皇帝陛下在敲打鄭家,其親臨龍江船廠觀看這艘剛剛造制完畢的福船下水就是最好的明證。 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艘福船造制成功的經(jīng)驗,接下來第二艘、第三艘都會簡單許多。 鄭成功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就會造制出成百上千艘海船。 畢竟朝廷掌握著天下財富,若是傾舉國之力造制海船,想趕上甚至超過鄭家根本不是問題。 到了那時鄭家在皇明貿(mào)易商會中還能夠拿到一半的貿(mào)易所得嗎? 或者說,到了那時鄭家還敢拿一半的貿(mào)易所得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