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魏得功朝越其杰、陳潛夫、袁樞等人掃了一眼,欲言又止。 高杰看出他心中所想,不耐道:“三位大人都是自己人,你不用顧慮。” 魏得功這才咬牙道:“標下在河南北部偵查時,發現一隊十幾人的韃子騎兵往睢州方向去了,標下懷疑這些人是想和睢州許定國商議投降之事!” 轟隆! 高杰聞聽此言,腦子直是一炸。 什么,這許定國真的想要投降韃子! 如果說方才越其杰等人判斷許定國有意投清只是捕風捉影,那么魏得功的話便是毫不疑問的證據。 如果許定國沒有投降韃子的計劃,為何會有十幾騎韃兵專門往睢州方向而去? “本帥再問你一遍,這些可是你親眼所見?” “回稟大帥,標下所言句句屬實,那些韃子確實是往睢州方向去的。” “會不會只是路過?” 高杰對許定國還心存幻想,說出了一句叫人哭笑不得的話。 越其杰長嘆一聲道:“高總戎的心情,本撫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已至此,看來許定國早就意欲投虜,高總戎萬萬不可以身犯險。” 說完這番話,越其杰自己都覺得有些賤。 自土木堡之變后,文官勢力便壓過了武將。 到了萬歷、天啟、崇禎三朝,文官的地位進一步升高,甚至連天子都不放在眼里。 這種情況下文官完全可以像呵斥家仆一樣呵斥武將,稍有不如意便可叫左右親侍把武官拿下打板子。 可自崇禎末年以來賊寇四起東虜犯邊,天下大亂。 烈皇為了剿賊平虜不得不重用武官,這也導致了遼鎮祖大壽、楚鎮左良玉等人的相繼出現。 在亂世手中有兵腰桿子才能挺直,文官與武將的地位瞬間翻轉。 除了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等幾個少數的強硬督師,幾乎沒有文官能夠指揮的動武將。 如今盧象升、孫傳庭戰死,洪承疇降清,武將更是個個跋扈。 像越其杰這樣手中無兵無卒的光桿巡撫,要是不和高杰合作,是一件事都辦不成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