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滇馬-《振南明》
第(1/3)頁
(第二更,求推薦票)
比起鳳陽府駐扎的劉澤清、劉良佐,朱慈烺更關心戰馬的問題。
大明自立國以來素來關注軍隊戰馬的配備。
洪武年間便有馬政,永樂時期屢征蒙古也獲得了不少良駒。
這之后明廷在邊境設立馬市,向蒙古人買馬,甘陜地區也可以養馬,總得來說不必太擔心戰馬供應問題。
可到了明末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陜西流寇四起連年戰亂,馬政自然廢弛。原本與明朝關系良好的蒙古各部也被滿洲人打怕打服,收為跟班。
及至甲申國變,滿清入關半壁江山陷入賊手。
此時明廷徹底失去了從西北獲取戰馬的途徑。
雖然依靠裝備精良的步兵和炮兵也可以抗衡騎兵,但朱慈烺還是想擁有一只屬于自己的犀利騎兵。
這也是為何他在組建神策軍的時候單獨成立一騎兵營。
不過南明的戰馬來源很成問題。大部分戰馬都是各鎮軍頭帶來的,如高杰部、黃得功部。
屬于朝廷的馬匹大部分都是各省乃至藩國的供馬。
這些馬挑選湊出幾百上千匹來不成問題,但要湊出上萬匹是絕不可能的。
現在朱慈烺還勉強可以給神策軍天騎營配備足額戰馬,但等到將來擴軍,增設更多的騎兵營,再想靠供馬配備就不可能了。
于是乎朱慈烺便得從別處想辦法。
讓各鎮軍頭進貢馬匹是不可能的。戰馬在明末是極為重要的戰略物資,遠比士兵重要。
黃得功、高杰或許會看在天子的面子進貢幾十上百匹,但要想讓他們一下進貢上千匹戰馬絕對是癡心妄想。
向蒙古人買馬也不靠譜。
且不說林丹汗死后蒙古各部相繼臣服清廷,便說真有蒙古小部落貪圖南明朝廷給出的高價賣馬給明廷,如何從北地把馬匹帶回江南也是個問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蚌埠市|
皋兰县|
鸡西市|
鲜城|
县级市|
汉阴县|
友谊县|
隆子县|
句容市|
准格尔旗|
留坝县|
松溪县|
惠水县|
科技|
龙泉市|
渝中区|
墨竹工卡县|
仙居县|
全椒县|
阳朔县|
丰原市|
舒兰市|
旬阳县|
陇南市|
施甸县|
贵州省|
徐闻县|
神农架林区|
绥阳县|
龙口市|
上犹县|
葫芦岛市|
奎屯市|
永德县|
武城县|
新营市|
霞浦县|
井冈山市|
娱乐|
莱阳市|
台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