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偏容妃娘娘得知自己真實身份后,憤恨不已,為這世間的不公平,為羅江縣縣令的薄情寡義,不愿意認(rèn)親,并來求兒臣幫助,恰巧此時,兒臣一心想要證明自己的才華,參加了科舉考試的時候,明明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績,卻被莫名其妙地取消。” 說到這里的時候,他的眼眸漸漸地變得猩紅,就連南帝手中的拳頭也一下子就緊握,只見楚景寒繼續(xù)道:“容妃娘娘也得知了這件事情。” “于是啊,得知兒臣身世的容妃娘娘說愿意幫助兒臣,她說,皇宮當(dāng)中也總要有自己的人,兒臣當(dāng)時方才明白,也深覺此話有理,原本想要就這么安排她入宮的,她說,她來這世上一遭,總不能白來,總得讓其父明白她也到這世間一場。” “于是,兒臣如她所愿,讓假死之后的她回到了羅江縣,并找到了縣令,告訴其當(dāng)年所做之事,羅江縣縣令沒有想到當(dāng)年所做的無情無義之事有人知曉,更不曾想到她竟然給他留下了一個女兒,但青樓之身,太卑賤了,他不愿意相認(rèn)。” “兒臣便派當(dāng)時早就跟兒臣關(guān)系還不錯的涼州刺史出面,說可以送其入宮,羅江縣縣令看到容妃娘娘貌美如花,驚為天人,頓時覺得有大好前程等著他,于是,便出面認(rèn)下了這個女兒,并獻(xiàn)給了涼州刺史,由涼州刺史送入宮中。” “可惜的是,容妃娘娘恨其父入骨,入宮之后,非但沒有讓父皇升其父職位,相反地,還一直將其按死在羅江縣,這也是羅江縣縣令能在羅江縣任縣令這么久的原因。” “而容妃娘娘入宮之后,兒臣在宮中有了人,行事也確實是方便了許多,第二年再度科舉,這一次,倒是僥幸獲得名次,可惜,卻被以世家為首的謝家打壓,沒有辦法入朝為官,相反地,倒是讓世人看到了兒臣的才華,容不得兒臣,倒是處處被追殺。” “從那之后,兒臣便知曉,兒臣這一生如果想光明正大地走科舉考試入宮,那怕是不可能了,于是,兒臣在逃命當(dāng)中離開了南凌,從邊關(guān),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回到了父皇的視野當(dāng)中,成為了如今的晉王殿下。” “原是兒臣也不需要容妃娘娘的幫助,可偏她自小青梅竹馬長大的人為了她也入了宮,甚至是成為了宮中侍衛(wèi),兩個人茍且,這便也罷,便是被皇后娘娘所疑心,暗中調(diào)查。” “兒臣便知,容妃娘娘之事遲早是紙包不住火,于是,給她出了這么一個主意,她也深知她有了身孕一事是遲早會有一死,為保住心愛之人,她選擇了聽從兒臣的安排,死在了中秋節(jié)那一天。” 說到這里,他唏噓不已:“只是哪怕是兒臣也沒有料想到,在她死后,她的青梅竹馬也隨著她一起,自殺而死。” “這世上,皆是涼薄無情自私自利之人。” “容妃娘娘這一世吃盡這世間一切的苦頭,到頭了,到頭了,她最終還是尋得一人待她真心,黃泉路上他們一家四口團(tuán)聚,也不算是孤單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