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2)-《漂亮朋友》


    第(1/3)頁

    第4章 寫稿工作

    喬治·杜洛瓦一夜不能安睡,想到自己署名的文章就要見報,他翻來覆去,幾近失眠。因而一待天剛放亮,他就急匆匆下床出門,在大街上四處游蕩起來。不過這么早,就連那些給各報亭分送報紙的搬運工都還不見蹤影呢。

    但他知道,《法蘭西生活報》總是每天先送到圣拉扎車站,然后才會送到他所住的街區,所以他急不可待地趕到了車站那兒。顯然天色過早,他不得不在店鋪門前再等上一會兒。

    好不容易,他看到一個賣報的女人走到自己的鋪子前,打開了裝著玻璃的店門。然后,他看見一個男人,正將一摞折成對折的報紙頂在頭上,于是疾步上前翻看了一番。不料這么厚一沓報紙,不過是《費加羅報》《吉爾·布拉斯報》《高盧人報》《要聞報》及其他兩三種晨報,并沒看到有《法蘭西生活報》。

    他不禁心里突突直跳:“我的那篇《非洲服役散記》是不是改在了明天見報?瓦爾特老頭會不會對這篇東西不太滿意,在最后時刻撤了稿?”

    他只好重新回到報亭試試看,卻發現那里已在出售《法蘭西生活報》,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送來的。于是他急忙湊上前去,扔下三個蘇,慌里慌張打開一份,匆匆瀏覽了一遍頭版的各篇大小標題,結果并沒看見自己的名字。他的心咚咚直跳,抖抖索索翻開一頁,一眼瞥見一篇文章的末尾赫然印著的一行黑體字:喬治·杜洛瓦。他心神激動,喜悅之情溢于言表了。事情竟然是這樣順利!

    他邁開步子向前走去,手里攥著報紙,頭上的帽子歪到了一邊也渾然不覺,腦子里突然是一片空白,恨不得攔住身邊的每個人,向他們宣講:“你們都趕緊來買呀,快來看啊,這上面有我的一篇文章!”他真想像晚間街頭兜售報紙的小報販一樣,扯著嗓子,高聲叫嚷:“請看《法蘭西生活報》,請看喬治·杜洛瓦的文章:《非洲服役散記》。”這時他心中突然升起一股無比強烈的欲望:由他先來把這篇文章自始至終讀上一遍,并且要到人員眾多的公共場所,即人人都看得見的地方去讀,比如咖啡館就很好。想至此他就開始搜尋已有顧客光顧的咖啡館。這樣只好走了很久,最后在一家小酒館里坐了下來,里面已有了幾位天亮就起床的客人。他要了一杯羅姆酒而不是苦艾酒,根本沒有想到,這么早的天還不是喝這種酒的時候。接著,他喊了一聲:“伙計,給我拿一份《法蘭西生活報》來。”

    一個系著白色圍裙的伙計跑了過來:“先生,這里沒有您要的報紙,我們只訂了《回聲報》《世紀報》《路燈報》和《小巴黎人報》。”

    杜洛瓦聽了,不禁大發雷霆:“你們這里也太落后了,哪里像個酒館?還不趕緊買一份送過來!”

    伙計趕緊一溜煙地去了,忙給他買來一份。杜洛瓦于是裝模作樣地讀起自己的那篇文章來。為了能引起鄰座更多客人的注意,讓大家都想看看今天這份報紙究竟登了什么好文章,他邊讀邊不停地特意大加贊嘆:“呀,這可真是難得的好文章啊!”

    然后,他把報紙留在桌上起身離去。酒館老板發現他未將報紙帶走,跟在后面喊道:“先生,先生,您的報紙!”

    杜洛瓦答道:“我都看過了,留給你們看吧。今天那上面的一篇文章,可是很有點意思。”

    他沒有說明究竟是哪篇文章。但他往外走的時候,注意到鄰座的一位客人立即拿過他留在桌上的那份《法蘭西生活報》。

    他想著:“現在我該去干點什么好呢?”

    想了一會兒,他決定還是先到他辦公的地方領取當月的工資,并且辭了這份可憐巴巴的工作。聽說他要辭職,科長和同事們定會驚訝得合不攏嘴。這幅場景在腦海里閃過,他就高興得想縱聲大笑。特別叫他開心的是,必將看到科長那副呆若木雞的樣子。

    他故意走得慢慢騰騰,以便在九點半左右到達。因為財務部門要等到十點才開始辦公。

    他辦公的房間很大,但采光不好,一到冬天整天點著煤氣燈基本是常態。窗外有座小院落,對面也是一些辦公室。屋里有八個人辦公。此外,還在一個角落里放了張屏風,那屏風后面就是副科長辦公的地方。

    他先去財務部門領取了他那一百一十八法郎二十五生丁的工資。出納員從抽屜里取出一只黃色信封給了他,錢都裝在信封里。工資既已到手,他也就帶著一副目空一切的神情,一步三搖來到他已在那里度過不少時光的寬大房間里。

    他一進門,就被副科長波泰爾先生叫住了:“啊,是你,杜洛瓦先生!科長已經好幾次問到你了。你該明白,連著兩天病假而沒有醫生證明,他那邊可是不好說話的。”

    杜洛瓦站在房間中央,一邊收拾著自己的東西,一邊大聲說道:“那又如何?我才沒工夫理這些所謂的規定呢。”

    房間里一陣躁動,同事們個個都驚訝萬分。就像待在囚籠里的波泰爾先生,也探頭從屏風上方露出了驚愕的面孔。

    因為患有風濕病,害怕穿堂風,他平日里總把自己關在這密不透風的地方。但為了能隨時掌握其屬下的一舉一動,他在屏風上特意挖了兩個洞。

    房間里靜得只剩下蒼蠅飛舞的聲音。這樣過了半晌,副科長才將信將疑地問道:“你剛才說什么來著?”

    “我是說,我才不理會這些所謂的規定呢。今天我是來辭職的。我已經被《法蘭西生活報》聘為了編輯,月薪五百法郎,稿酬另計。今天開始,我已在那邊上班了。”

    他原本并不打算將這一情況馬上就和盤托出,以便慢慢地體味一下他們那種尷尬的神態,不過最后還是禁不住這種樂趣的誘惑,一開口就把什么都說了出來。

    可是不管怎樣,他的話還是產生了預期的效果。因為他的那些同事們一個個都目瞪口呆地僵在那里,一動不動。

    杜洛瓦乘機說道:“我現在去向佩蒂伊先生辭職,待會兒回來同諸位告別。”

    說著,便徑自走了出去。科長佩蒂伊先生一見到他,便大聲嚷嚷道:“呵,你來了。你應該明白,我是不……”

    杜洛瓦打斷了他的話:“請沉穩一些吧,行不行?別這么大喊大叫……”

    身肥體胖、臉紅似朱砂的佩蒂伊先生,被噎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杜洛瓦接著說道:“這個破地方,我早就不想待了。今天開始,我已在一家報館工作了,待遇蠻不錯。現在是特意來向您辭職的。”

    話畢,便扭頭走了出去。積壓心頭多日的怨憤,總算在今天無比暢快地發泄出來。

    回到大房間,他便同昔日的同事們一一道別,然而這些同事擔心對自己的前程有所影響,便都不敢和他說話。因為剛才他進入科長的房間后,門一直開著,他們清清楚楚地聽到了兩人之間后來的談話。

    口袋里裝著剛領到的工資,他又到了大街上,先去他經常光顧的飯美價廉的餐館,美美地飽食一頓。非但如此,他又特意買了一份《法蘭西生活報》,留在他用餐的飯桌上。接著,他又逛了幾家商店,買了些零七八碎的物品。只是他買這些東西,并不等著急用,不過是純粹為了叫個店伙計送東西回家,并由此讓人知道他的大名:喬治·杜洛瓦。

    說過自己的名字后,他還加了一句:“我是《法蘭西生活報》的編輯。”

    之后,他向伙計交代了自己住地的所在街道和門牌號碼,并特意囑咐道:“交給門房就可以了。”

    看看時間尚早,他便又到一家專制名片、立等可取的鋪子里,讓人立即給自己印了一百張名片。當然,他是不會忘了在名字下方寫上其新任職務的。

    辦妥了這一切之后,他這才去報館上班。

    弗雷斯蒂埃見到他,已儼然是一副上司的派頭了,拿腔作調地對他說道:“唔,你來了,很好。我這里有幾件事正要你去辦,你先等一下,我手頭的事馬上就完。”

    說罷便埋下頭去,繼續沙沙地寫著一封信。

    長桌的另一頭,坐著一位身材矮小的男子。他臉色蒼白,肥胖的身軀近乎腫脹,腦袋油光發亮,正伏在那里奮筆疾書,由于高度近視,鼻尖幾乎貼在紙上。

    這時弗雷斯蒂埃向他問道:“喂,圣波坦,你幾點鐘去采訪我們說的那些人?”

    “四點。”

    “到時候,帶著我們這位新來的年輕人杜洛瓦一起去,讓他學學做記者的門道。”

    “好的。”

    接著,弗雷斯蒂埃又向杜洛瓦問道:“關于阿爾及利亞的第二篇文章,你帶來了嗎?第一篇今天早上與讀者見面了,反映很好。”

    杜洛瓦被問得無言以對,過了半晌,才支支吾吾地說道:“沒帶來呢……我原本打算午飯之后有時間寫出來……可總有很多雜七雜八的事情纏著……所以沒有……”

    弗雷斯蒂埃不高興地聳了聳肩:“你如果老這樣不守時,最后肯定會砸了自己的飯碗的。瓦爾特老頭還等著看你的稿子呢。我只得去告訴他,明天再說吧。你如果覺得可以只拿錢不干事兒,那可就錯了。”

    稍停片刻,他又續道:“本來這樣的事兒應該一鼓作氣才好,你說現在你這叫什么事兒!”

    這時,圣波坦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我打算出發了。”

    弗雷斯蒂埃將身子往椅背上一靠,表情凝重地擺出一副訓示的樣子,轉過身來對杜洛瓦說道:“是這么回事,兩天前,有兩個人到了巴黎:一個是住在大陸酒家的中國將軍李登發,一個住在布對斯托爾飯店的印度王公塔波薩希卜·拉馬德拉奧。現在你們要去采訪的,就是這兩人。”

    隨即,他又轉向圣波坦說道:“可別忘了我對你說過的那些采訪要點。你分別問問這兩個人,他們各自對英國在遠東的殖民活動及其統治是怎么看的,是否希望由歐洲,特別是法國,出面干預。”

    他稍作停頓,然后以同內部人員談話的語氣接著說道:“這些問題都是目前的公眾輿論十分關心的。如果我們能在這個恰當的時候,通過報道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有關這些問題的看法,將使我們的讀者獲益匪淺。”

    然后又向杜洛瓦交代道:“你今天跟著去,可要留意觀察圣波坦的行動,他可是名出色的外勤記者。一個記者,要能在五分鐘內讓對方跟你掏心掏肺,你可要好好學會并掌握這種本事。”

    交代完后,他又一本正經地埋頭寫起他的信來,那樣子顯然是要同下屬保持一定的距離,讓他這個以前的軍中伙伴和現在的同事——杜洛瓦,隨時記得自己的身份,不要過于隨便。

    等出了房門,圣波坦便大笑不止,并且邊笑邊對杜洛瓦說道:“這家伙今天怎么成話癆了,居然對我們頤指氣使,好像我們是他的忠誠追隨者,能一直聽他那沒完沒了的說教。”

    走到街上,圣波坦問道:“要不要喝點什么?”

    “好主意,今天天氣還真熱。”

    于是他倆走進一家咖啡館,要了點冷飲。兩人剛剛落座,圣波坦就打開了話匣子。他無所顧忌地將報館里的所有人都數落了個遍,真是口若懸河,不勝其詳。

    “你知不知道老板是什么人?一個地地道道的猶太人!你應該不會不知道猶太人都是些什么樣的人吧?不論走到哪里,他們都是一樣的貨色。”

    然后,他陳述了大量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著實描繪了一番這些以色列子孫的吝嗇成性,說他們經常不舍得花一文半子兒,買起東西來就像是街巷里弄過小日子的家庭主婦,厚顏無恥斤斤計較地討價還價,直到一切如其所愿;與此同時,他們又是發放高利貸和抵押貸款的老手,因其高明的手段而獨成一家。

    “這也就算了。問題在于,我們這位老板還千真萬確地就是這么一位寡廉鮮恥的家伙,不放過任何人地騙。你看他創辦的這份報紙,對所有派別都敞開大門,無論是官方消息,還是反映天主教會、自由派、共和派或奧爾良派觀點的文章,一律照登不誤,毫無傾向,完全成了個雜貨鋪。其實他的目的就那么一個,就是確保他的股票交易以及其他的各類交易興旺發達。他在這方面倒真有幾下子,僅靠幾家資本不到四個蘇的公司,便賺了好幾百萬……”

    就這樣,圣波坦談論起來始終興致勃勃,并不時稱杜洛瓦為他“親愛的朋友”。

    “這個守財奴,他說起話來,簡直同巴爾扎克筆下的人物沒兩樣。接著給你講個故事。有一天,我正在他的辦公室里。當時房間里除我以外,還有那老不死的諾貝爾和長得跟堂吉訶德似的里瓦爾。報館的行政科長蒙特蘭這時忽然走了進來,腋下夾著個時下巴黎流行的羊皮公文包。瓦爾特仰起臉來問他:‘有什么事兒嗎?’

    “蒙特蘭據實以告:‘我剛剛還了我們欠紙廠的一萬六千法郎。’

    “‘你說什么?’老板登時暴跳如雷,弄得人們都莫名其妙。

    “‘我把欠佩里瓦先生的那筆款子還給他了。’

    “‘簡直是胡鬧!’

    “‘怎么啦?’

    “‘怎么啦……怎么啦……怎么啦……’他摘下眼鏡擦了擦,臉上掛了一絲令人費解的微笑。

    “這是他常有的。每當他打算說什么惡毒咒人的話時,那肥厚的腮幫上總會掠過這樣一層微笑。只見他以嘲諷而又自信的口吻說道:‘怎么啦!……因為我們原本可以少還他四五千法郎。’

    “蒙特蘭茫然不解,說道:‘經理先生,我都復核過了,這一筆筆賬目并無差錯,而且你也已簽字確認……’

    “老板這時候已經恢復他那道貌岸然的常態:‘你的天真真叫人感到稀奇,我的蒙特蘭先生。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欠得他多了,他肯定會作出一些讓步,讓我們少還一部分?’”

    話說至此,圣波坦一副深知其人的神態,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說道:“怎么樣?你說這家伙像不像巴爾扎克筆下的人物?”

    雖然沒讀過巴爾扎克的一本小說,杜洛瓦卻毫不猶豫地附和道:“一點沒錯。”

    然后,圣波坦又談到了其他幾個人,直言瓦爾特夫人是個十足的蠢貨;諾貝爾·德·瓦倫年事已高,早就不中用了;而里瓦爾則是個來自費爾瓦克的破落子弟。話題最后轉到弗雷斯蒂埃身上:“至于這位,他能有今天,不過是娶了現在這個太太。別的也就沒有什么好說的了。”

    杜洛瓦問道:“他妻子的為人到底如何?”

    圣波坦搓了搓手:“該怎么說呢?這個女人很有一套,腦子比誰都精明。她可是老色鬼德·沃德雷克伯爵的情婦,是伯爵出了嫁妝,讓她嫁給了弗雷斯蒂埃……”

    杜洛瓦像是突然被人迎頭澆了盆冷水,渾身一陣戰栗。他真想走上去給這饒舌的家伙狠狠一大耳刮子,痛罵他一通,但終究還是克制住,只是把話題岔開,沒再讓他說下去:“您就叫圣波坦嗎?”

    對方毫不遲疑地答道:“不,我叫托馬斯。圣波坦是報館里的人給我起的綽號。”

    杜洛瓦付了賬單,說道:“我看時間也不早了,我們還要去采訪兩位大人物呢。”

    圣波坦哈哈大笑:“您也未免太實在了。您難道真的覺得,我會去問那中國人和印度人對英國的所作所為持何態度?在他們的觀點中,符合《法蘭西生活報》讀者口味的是哪些,難道我不比他們更了解?這樣的中國人、波斯人、印度人、智利人、日本人等,經我采訪過的,少說也已經有五六百了。以我的經驗,他們的回答是那樣冠冕堂皇,千篇一律。所以只要把最近一次訪問紀要找出來不差一字地重抄一遍,就能交差。要做更改的,不過是被訪者的相貌、姓名、頭銜、年齡及其隨從的相關情況。這方面可不能出現任何差錯,否則《費加羅報》和《高盧人報》很快會毫不手軟地給你指出來。不過你也不用擔心這一點,布列斯托爾飯店和大陸酒家的門房,用不了五分鐘便會將相關情況給我們講述得一清二楚。我們可以邊抽著雪茄,邊徒步走去。到時候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在報館穩拿五法郎的車馬費。親愛的,一個人若要講求實際,那就該這樣去做。”

    杜洛瓦問道:“如此說來,外勤記者是個很有油水的活計了?”

    圣波坦神秘兮兮地答道:“沒錯,不過跟寫社會新聞相比,那就不值一提了。因為那里面可有軟文廣告的收入。”

    于是他們起身離開咖啡館,沿著大街向瑪德萊娜教堂走去。圣波坦突然向杜洛瓦說道:“你看這樣如何?要是你有事,請盡管去辦。這件事,我一個人就可以搞定了。”

    杜洛瓦同他握了握手,便離開了他。

    想到他晚上要寫的關于阿爾及利亞的那篇文章,他心中就煩悶不堪,不得不現在就開始打起腹稿來,因而一邊走路,一邊思考,把各式各類的見解、看法、結論和逸聞都匯集起來。不知不覺中,他已經走到了香榭麗舍大街的盡頭。張望四周,寥寥無人。偌大的巴黎,在此炎炎酷夏的時節,近乎成了一座空城。

    走至星形廣場的凱旋門附近,他找了家小酒館填飽肚皮,然后沿著環城大街,慢慢地一步步走回寓所。一進門,就趕緊坐在桌邊,寫起那篇文章來。

    然而目光一落到面前攤開的白紙上,剛才想好的那些東西,轉眼之間便從他的腦際消失得無影無蹤,腦子里也是一張白紙似的。他搜腸刮肚,想把它們重新找回,即便是一言半語,也要先寫下來。然而這些東西像是成心在逗他玩,他剛要抓住,馬上又溜掉了;要不就是突然沒頭沒腦地一齊向他涌來,讓他不知從何入手,以致理不出頭緒,然后加以裝點。

    就這樣苦苦掙扎了一個多小時,倒是已被他寫滿了五張白紙,不過都是些有頭無尾的孤立語句。面對如此窘境,他不由地泄了氣:“看來我對這一行還完全沒摸著門道,必須再去請教請教。”

    如此一來,他必然又有機會同弗雷斯蒂埃夫人一起待一個上午,兩個人長時間地侃侃而談,氣氛是那樣溫馨、親切、熱誠。一念至此,他心中便升騰起一陣熱浪,久久不能平靜。于是趕緊上床就寢,生怕自己忽然心回意轉,又去寫起來,并將文章寫得很好,從而將這滿心的熱望泡了湯。

    第二天,他倒比平時起得晚,因為他可不想讓這會面的快樂來得過于匆忙,故而先在那里獨自領略了一番。

    當他到達弗雷斯蒂埃家的時候,已經過了十點。他按響了門鈴。

    前來開門的仆人對他說道:“先生此時正在工作。”

    杜洛瓦沒有料到弗雷斯蒂埃此時正在家里,但他不想就此離去,說道:“請告訴他是我來了,我有急事。”

    沒過一會兒,他被帶到和弗雷斯蒂埃夫人曾度過一段美好時光的書房里。

    弗雷斯蒂埃穿了一身睡衣,腳上踩著一雙拖鞋,頭上戴著一頂英國小圓帽,正坐在他昨天坐過的椅子上。他妻子仍舊穿著那件潔白的晨衣,嘴上叼著香煙,身子半靠在壁爐上,在對她丈夫口授什么。

    走到書房門邊,杜洛瓦停了下來,惴惴地說道:“真是抱歉,看來我來的不是時候。”

    弗雷斯蒂埃扭過頭來,滿面怒容,毫不客氣地向他吼道:“你又怎么了?快點說吧,我們正忙著呢。”

    杜洛瓦一時無語,過了半晌,才支支吾吾地說道:“沒……沒什么事,請原諒。”

    弗雷斯蒂埃的火冒三丈:“這是什么話?別吞吞吐吐了。你在此時闖到我家來,難道只是為了串門?”

    杜洛瓦惶急萬分,只好老老實實交代:“那倒不是……我是由于……我那篇文章……還是寫不出來。上一次多承你……你們的關照……我于是……斗膽前來……希望……”

    弗雷斯蒂埃截住了他的話:“你當我是什么人?你覺得,你的活兒可以由我干,而你,只需在月底的時候去會計那兒領你的薪水就萬事大吉了?這錢是這樣好拿的嗎?”

    他妻子仍在吸著煙,不發一言,臉上浮著一層不可捉摸的微笑,似乎在掩飾她內心的想法:此種情景實在有趣。

    杜洛瓦面紅過頂,結結巴巴地說道:“實在對不起……我原來是想……我原來覺得……”

    不料突然間,他嗓音登時清亮,一口氣說道:“夫人,對于我的唐突,萬乞諒宥。您昨天幫我寫的那篇文章實在無與倫比,特再次向您表示我真誠的感激之情。”

    他深深鞠了一躬,接著向弗雷斯蒂埃說道:“我下午三點去報館。”

    說完便轉身走了出去。回家的路上,他疾步如飛,口中不停地嘀咕道:“行啊,這篇文章看來還得我自己寫。我一定要自己寫出來,讓他們看看……”

    一回到住處,他便帶著滿腔怒火,迫不及待地伏案奮筆。

    他接著弗雷斯蒂埃夫人已經給他鋪設好的文章架構,冥思苦想,東拼西湊了一些報章上常見的連載小說中的那種離奇荒誕的情節,以中學生的稚嫩文體和軍人的生硬語氣,拉拉扯扯、華而不實地寫了一大篇。沒用一小時,這荒誕絕倫、似是而非的文章就算是寫好了。完后,他頗為自滿地拿著這篇東西趕往報館。

    一進報館他首先遇到的是圣波坦。圣波坦一見到他,便意味深長地用力握住他的手說:“那篇我采訪中國人和印度人的報道,想必你都看到了。真是可笑至極,整個巴黎都在津津樂道。然而我壓根兒就沒去見他們。”

    杜洛瓦還沒看當天的報紙,于是急忙找來,匆匆看了一眼這篇題為《印度與中國》的長文,尚在一旁的圣波坦給他指了指文中特別有趣的段落。

    就在此時,弗雷斯蒂埃急匆匆地跑了來,上氣不接下氣地向他們說道:“啊,你們倆在這兒,我正有事要找你們。”

    說著,就把需要當晚弄到的幾條重要政治新聞,對他們作了一番安排。

    杜洛瓦趁此把寫好的文章遞向了他。

    “這是關于阿爾及利亞的第二篇文章。”

    “很好,給我吧。我現在就給老板送過去。”

    他們的談話也就到此為止。

    于是圣波坦拉著他的這位新伙伴走了進去。到了走廊里,他問杜洛瓦:“去過會計那兒嗎?”

    “沒呢,干嗎?”

    “干嗎?當然是拿錢啊。看來你還一無所知,每個月的工資可要想著提前去領,誰知道隨后會發生什么。”

    “這……這可是好事兒啊。”

    “我帶你去認認門,這沒什么問題。這兒給錢倒是很痛快。”

    于是,杜洛瓦前去領了兩百法郎的月薪,另外還有頭天那篇文章二十八法郎的稿酬。昨天從鐵路部門領到的那筆錢,才剛剛花了一點兒。合在一起,可就是三百四十法郎。

    這樣大的數目的一筆錢,他可是從來沒有拿到過。他覺得自己一下子闊了起來,成了有錢人,到什么時候都不用愁了。

    之后,圣波坦帶著他去另外幾家相同性質的報館坐了坐,希望上面要他們采訪的新聞別人已經弄到手。如此一來,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必然可以想方設法從那些人口中探聽到有關情況。

    華燈初上之時,閑得無聊的杜洛瓦,不禁又想起了“風流牧羊女娛樂場”。于是踏步而至到了那里,大著膽子向檢票員自我介紹道:“我名叫喬治·杜洛瓦,是《法蘭西生活報》的編輯。前兩天,我曾跟弗雷斯蒂埃先生一起來過這里。他要我以后來看戲不用買票,不知道他向你們交代過沒有。”

    檢票員打開簿冊翻了翻,發現簿冊上并沒有他的名字,不過還是熱情地向他說道:“先生,您不妨先請進來,然后將你的情況去同經理談一談,他肯定會同意的。”

    一進入劇場,他就看到了那天晚上,他從這里帶走的那個女人——拉謝爾。

    拉謝爾隨即向他迎了上來:

    “晚上好啊,我的小寶貝。這幾天過得好嗎?”

    “很好,你呢?”

    “我也不錯。你知道嗎?自從那天見過你后,我都夢見你兩次了。”

    杜洛瓦微微一笑,心里甜滋滋的:

    “是嗎,這說明什么呢?”

    “小笨蛋,這說明我喜歡你唄。看你什么時候方便,咱們就再樂上一回。”

    “如果你愿意,今天就可以。”

    “好啊,我當然愿意。”

    “很好,不過……”

    他吞吞吐吐,顯得為自己將要說出的話感到有些難以啟齒。

    “我剛從俱樂部出來,花光了身上帶的錢,所以今天分文未有。”

    拉謝爾直勾勾地盯著他的眼睛。憑著她的本能和長期同各種各樣的討價還價的男子交往的經驗,她一眼就看出,這是明顯不過的謊言,于是說道:“你這是在說什么呢?跟我來這一套,你難道不認為,未免也太不夠意思了吧?”

    杜洛瓦窘迫地笑了笑:“我身上還剩十法郎,就這些了,你看行不行?”

    對方擺出一副出沒上流社會的風流女郎一時心血來潮,往往不以金錢為重的瀟灑姿態,嘀咕道:“那就只好如此了,親愛的。要明白,我所喜歡的,是你這個人。”

    她抬起一雙意亂情迷的眼睛向杜洛瓦嘴角的那兩撇短髭深情地看了看,挽起他的胳臂,情意綿綿地依偎在他身上,同時說道:“咱們先去喝杯石榴露,再去轉上一圈。我還想就像現在這樣,和你一起去看場歌劇,讓大家都瞧瞧你。這之后,我們就早早回去,你說好不好?”

    杜洛瓦晚上是在這個女人家過的夜,而且很晚才睡。今天出門的時候,天早已經大亮了。他馬上想到去買份《法蘭西生活報》來看看。由于格外激動,打開報紙時,他的手在發顫。然而報上并沒有他的文章。他佇立在人行道上,焦躁不安地把各個欄目都掃了一眼,最終還是沒能發現他寫的那篇東西。

    他的心情突然變得糟糕起來。由于風流了一夜,身體早已是疲憊不堪。現在又碰到這件棘手的事情,對于疲憊無比的他,無異于雪上加霜。

    他終于爬上六樓,回到自己的房間。和衣躺倒在床上后,他幾乎馬上就睡著了。

    下午的時候,當他再次走進報館時,他馬上先來到瓦爾特先生的辦公室,向他問道:“先生,我寫的那篇有關阿爾及利亞的第二篇文章,今天沒有見報,這是怎么回事?”

    經理抬起頭,冷冰冰地答道:

    “這篇文章,我交給了你的朋友弗雷斯蒂埃,請他過目。他看后覺得不妥,需要重寫。”

    杜洛瓦無比氣悶,一言未發,轉身離開。隨后,他突然闖進弗雷斯蒂埃的房間:“你為什么沒讓我的文章在今天的報上刊登?”

    弗雷斯蒂埃嘴上叼著煙卷,正四腳朝天地靠在扶手椅上,放在桌上的兩只腳下,鞋后跟壓著的是一篇剛開了個頭的稿子。他不緊不慢地答了一句,懶洋洋的聲音聽來是那么的遙遠,仿佛是從地底深處的洞穴里發出來的:

    “老板認為這篇文章寫得太爛了,要我交給你重寫。喏,就放在桌上。”

    他用手指了指用條尺壓著的幾張攤開的稿紙。

    杜洛瓦張口結舌,無可奈何。在他將稿子放進衣袋的當兒,弗雷斯蒂埃又說道:“你今天要先去一下警察局……”

    接著,有哪些地方要去跑一跑,有哪些新聞要去采訪,弗雷斯蒂埃一一向杜洛瓦作了交代。杜洛瓦很想找句尖刻的話語回敬他,但怎么也想不出來,最后只好悻悻走開了。

    第二天,他又將稿子送到了報館,但還是被退了回來。第三稿也未能幸免,依然遭到了同樣的命運。面對這等情況,他終于意識到自己未免太過急躁了,沒有弗雷斯蒂埃的幫助,他是寸步難行。于是對于《非洲服役散記》這所謂文章 ,自今以后,他是決計再也不提了。既然環境要求他接人處事必須圓滑靈活,做到八面玲瓏,他決心依此而行,在出現更好的機會之前,姑且先把外勤記者的工作努力做好。

    現在,無論是各劇院的后臺,還是政壇幕后,即經常聚集各級政要的參議院前廳和各個走廊,對他來說,都已經是駕輕就熟的了。不但如此,他同各部門的重要人物以及整日打盹、被叫醒后面色不善的聽差,也都混得熟透了。

    他交游廣泛,三教九流,包羅萬象,上至王公貴族、部長將軍、上流人士、大使主教,下至門房警察、老鴇名妓、賭場老手、妓院掮客,此外還有諸如咖啡館伙計、公共馬車車夫和來路不明的外國闊佬等。看上去,他同他們打得火熱,事實上,轉過頭便撂在一邊。由于跟他們朝夕相處,時時相遇,腦子里根本忙不過來,所談論的又都是同他干的這一行有關的問題,他對他們一律恭謹有加,一視同仁,不以貴賤等分。他覺得自己很像一個以品酒為業的人,由于天天不間斷地品嘗各種各樣的酒,時長日久,就連馬戈堡所產葡萄酒和阿讓托所產葡萄酒的區別也都分辨不出來了。

    他很快就成了一名出色的外勤記者,不僅所得到的消息來源可靠,報道快捷,而且遇事反應敏捷,精明能干。用杰出報人瓦爾特老頭的話說,他已是報館名副其實的棟梁。

    然而,他的收入依然寡薄,他寫的文章每行只能得十個生丁,此外便是每月兩百法郎的固定薪水。由于他至今單身一人,經常出入咖啡館和酒館,耗費著實驚人,因此手頭常感拮據,生活十分清苦。

    他看到有的同事進進出出,衣袋里總裝著鼓鼓的金幣,卻始終弄不明白,他們靠的是什么神鬼不覺的辦法掙到這樣多的錢,生活得如此豪闊。他想,這可是一條不應輕易放過的生財捷徑。因為他在羨慕他們的同時,懷疑他們在干著不為人所知的非法勾當,替一些人效犬馬之勞,彼此心照不宣,狼狽為奸。但他只有識破其行藏深入其秘密團體中去,方可使這些背著他大撈外快的同伴,對他刮目相看。

    他經常于夜色闌珊之時,一邊看著窗下飛馳而過的列車,一邊苦苦思索著自己可以采用的良策。

    第5章 漂亮朋友(1)

    時光荏苒,一晃兩個月已經過去了,現在都進入了九月。杜洛瓦所盼望的快速發跡,依然遙遙無期。尤其讓他愁悶的是,他的窘迫處境并沒有多少改變,要擺脫這種狀況,登上那榮華富貴的頂峰,實在是顯得遙不可及。因為外勤記者這一卑微的職務,現在對他說來,簡直成了一種累贅,整天將他束縛得緊緊的,使得他永無出頭之日。沒錯,人們確實對他的才華頗為器重,但這種器重并不會越過他所處的地位。甚至連弗雷斯蒂埃也不例外。盡管他在這期間幫了這位老兄許多忙,但他后來一次也沒再邀請杜洛瓦去他家做客。雖說他依然像朋友一樣對杜洛瓦以“你”相稱,但是在任何場合總會對杜洛瓦擺出一副上司的派頭。

    由于時常會寫一些有關社會新聞的小文章,杜洛瓦的文筆已大為改善,思路也開闊多了,不再像寫第二篇關于阿爾及利亞的文章時那樣困難。所以隔三岔五,他已經能發表一兩篇短的新聞稿;交上去的稿子隨后即被退回的困窘局面,現在是不容易發生了。話雖這么說,但這與把自己的想法隨心所欲地寫成大塊文章,或就一些政治問題發表權威性評論,卻仍然是有根本的不同,這好比是同樣行駛于布洛涅林苑大道的馬車,駕車的車夫和坐在車內的主人屬于不同的階層一樣。尤其令他憤憤不平的是,上流社會的大門始終不曾對他敞開,他總是徘徊在門外。說實際點的,他至今還沒有一位能與他平等相待的朋友,沒有一位異性知己,雖說有好幾位知名女演員見到他的時候總是顯得格外熱忱。

    生活告訴他,這些女人,不管來自上流社會還是屬于歌舞名媛,對他表現出的好感不過是一時情緒的流露或是短暫激情的沖動。至于說能讓他飛黃騰達的女人,他連影子都沒見到一個。他如同一匹被韁繩拴住的馬,因為自己的心愿難了而焦灼萬分。

    他一直想去看看弗雷斯蒂埃夫人。但一想起上次見面的情景,便感到羞慚萬分,最后只得打消這個念頭。何況,他總在想,她丈夫說不定突然在某天向他發出邀請。就在這無所事事的百無聊賴之際,他忽然想起德·馬萊爾夫人,記得弗雷斯蒂埃夫人曾讓他在方便時去看看她。就這樣,一天下午,他實在是閑得發難受,便起身信步向德·馬萊爾夫人家走去。

    德·馬萊爾夫人曾向他說過:“下午三點我總在家里。”

    他到達她家門前時,正好是下午兩點半。

    她住在維納街一幢樓房的五層樓上。

    門鈴響過以后,一位女仆前來開門。女仆身材矮小,頭發散披在肩上,一面在戴無邊軟帽,一面回答他的問話:“太太在家,但不知道起床沒有。”

    說著,她將客廳虛掩著的門一把推開。

    杜洛瓦走了進去。客廳相當大,但家具沒幾件,布置也很隨意。沿墻擺著一長列扶手椅,不僅年代已久,看上去很破舊,而且顯然是女仆隨便擺的,絲毫看不出喜歡家居的女主人在室內陳設上所表現出的獨具匠心。四周護墻板上掛著四幅不入流的油畫,由于畫框上方的繩子長短不一,四幅畫看著掛得歪歪斜斜的。這四幅畫,一幅畫的是一條河,河上有條小船;另一幅畫的是海,海上有一艘輪船;再一幅畫的是平原,平原上有個磨房;最后一幅畫的是樹林,林中有個樵夫。可以看出,由于女主人的毫不在意,這些畫如此參差不齊地掛在那里,已經很久了。

    杜洛瓦見女主人尚未過來,只好坐下等候。過了很長的時間,客廳的另一扇門總算打開了,德·馬萊爾夫人帶著一陣風就跑了進來。她穿著一件繡著金色風景、藍色花朵和白色小鳥的粉紅色絲質日本晨衣,大聲說道:“這時候了還沒起床,真是不好意思。您能來看我,我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呢。我還以為您早把我給忘了呢。”

    她高興地將兩只手向他伸了過來。杜洛瓦見房內的陳設十分簡單,心中反而感到輕松。于是他握住德·馬萊爾夫人伸過來的兩只小手,并像諾貝爾·德·瓦倫那樣,在她的一只手上輕輕一吻。

    德·馬萊爾夫人請他坐下,接著從上到下將他細細端詳一番,說道:“啊,您可真是變了個人,顯得更有氣派了。看來巴黎的環境對您非常適合。來,給我講講有什么新聞。”

    他們就像兩個相識多年的老友,立刻無拘無束地聊了起來。彼此之間仿佛油然升起一種親切感,似乎都感到有一種信任感、親密感和傾慕感在驅使著他們。正是這種感覺常能讓兩個素昧平生但意趣相投、性情相仿的人,經過片刻交談而馬上成為莫逆之交。

    德·馬萊爾夫人忽然停了下來,帶著萬分驚詫的神情改口道:“您說奇不奇怪?今天一見到您,我就感到我們像是交往多年的老相識似的。如此看來,我們定然會成為好友的。您愿意和我做朋友嗎?”

    “當然,非常愿意。”杜洛瓦微笑道,但顯然這微笑包含著更深的寓意。

    在他眼里,德·馬萊爾夫人穿著這種顏色鮮艷、質地輕柔的晨衣,雖然沒有穿著潔白晨衣的弗雷斯蒂埃夫人那樣苗條,那樣纖柔嬌媚,但體態卻更多幾分風韻,更加撩人心魄,使人心旌搖蕩,無法自已。

    他覺得,跟弗雷斯蒂埃夫人單獨相處時,她臉上時時掠過的一絲微笑,是那樣媚人,但同時也透著一股冷漠,使你既心馳動蕩,卻又不敢貿然造次。那樣子好像在說:“看來你對我傾心不已。”但同時又仿佛在提醒你:“請別放肆妄動。”總之,那種表現無法讓你確定她的真實意思。在此等情況之下,杜洛瓦頂多只想伏在她的腳邊,或是輕輕親一親她胸衣上方的秀麗花邊,嗅一嗅從一對沉甸甸的乳房間飄逸出來的溫馨暖香。而和德·馬萊爾夫人在一起則就不一樣了,他感到周身洋溢著一陣強烈而又直白的欲望,面對她那在輕柔絲質晨衣的掩蓋下線條起伏的優美身段,他不禁心內燥熱,雙手發顫。

    德·馬萊爾夫人一直在滔滔不絕地說著,每一句話都表明她是個見識不凡的女人,如同在眾人質疑的目光下游刃有余的熟練工,做著一件被認為是難以達成的事情。

    杜洛瓦邊聽她講邊在心里思索:“她的這些話可真是見解獨到。如果聽她講一講巴黎每天發生的事情,那必定能夠寫出一篇篇精妙絕倫的文章。”

    此時,從她剛才進來的門上傳來了兩下輕輕的敲門聲,德·馬萊爾夫人馬上喊道:“我的小乖乖,你進來吧。”

    出現在門邊的是一個小姑娘。只見她徑自走向杜洛瓦,向他伸出了小手。

    坐在一旁的母親無比驚訝,不由地感嘆一聲:“我簡直難以置信,瞧瞧她在您面前是多么的懂事兒啊!”

    杜洛瓦親了親小姑娘,然后讓她坐在了身邊,鄭重其事地向她提了幾個問題,問她自他們上次見面以來都做了些什么。小姑娘聲音清脆,一本正經地回答,就像個小大人。

    房間內的掛鐘響了三下。于是杜洛瓦起身告辭。

    “請以后常來坐坐,”德·馬萊爾夫人說道,“我們完全可以像今天這樣隨便聊聊,歡迎你任何時候過來。對了,這段時間怎么在弗雷斯蒂埃家沒有見到您。”

    杜洛瓦答道:“啊,這也沒什么奇怪的,我最近一直都挺忙。我想,很快我們就會在他家再次見面的。”

    他徑直走了出去,不知怎地心中又燃起了希望。

    對于他此次的德·馬萊爾夫人家之行,他沒有向弗雷斯蒂埃透露一個字。

    之后的幾天里,這次造訪一直盤桓在他的腦際,久久無法忘懷。非但如此,他的眼前似乎總隱隱約約地閃現出這位年輕女人的靚麗身影。他就像是中了邪似的,心里總是難以割舍那優美的身姿,總感到他身邊徘徊著她身上的陣陣暗香。他竟是如此的魂不守舍,跟人們在和一個人愉快地一起度過幾小時后常會產生的感覺是一樣的。這感覺是那樣奇妙、神秘,發自內心而又無跡可尋,它會使你茶飯不思,如癡如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林市| 中江县| 和田县| 垣曲县| 裕民县| 河池市| 宜昌市| 宣城市| 巴彦县| 长白| 鄂州市| 青川县| 峨边| 云阳县| 九龙坡区| 安福县| 安塞县| 启东市| 资阳市| 怀安县| 东兴市| 清涧县| 山东| 和林格尔县| 同德县| 梨树县| 会理县| 岑巩县| 马公市| 哈巴河县| 福清市| 沈丘县| 安福县| 嘉定区| 沙河市| 寻甸| 江口县| 内黄县| 监利县| 丰台区|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