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另一個就更牛逼,就是牛的連名字當中都帶個“牛”字的艾薩克.牛頓。牛頓現在已經不當教授了,因為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晚了那么一拍,所以他對做學問的事兒有點灰心,于是就棄學當官,先當了國會議員,然后又在財政大臣查爾斯.孟塔古子爵(此時英國沒有首相,財政大臣差不多就是政府首腦了)的提攜下當了皇家鑄幣廠的監管。皇家鑄幣廠監管本來是個躺著拿錢的閑差,可是到了牛頓手里卻給他干成了中央銀行行長。 原來牛頓在接手皇家鑄幣廠后就遇上了白銀短缺的問題——這是由于阿茲特克王國崛起于墨西哥和歐洲在同東方貿易中長期承受巨額逆差,以至于存量的白銀又大量流出這兩個因素疊加造成的。很牛的牛頓用他的好基友紀大寶贈送的黃金小算盤一扒拉,馬上就知道銀本位肯定搞不下去......如果硬要搞銀本位,那么世界金融的主動權很快就會落入擁有最多白銀的大明帝國手中! 這對英國將是極為不利的! 而唯一的出路,就只有搞金本位......鑄造金幣,同時賣出白銀,換回黃金,逐步推高黃金的比價,以方便發行含金量較低的金幣。 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革,英國就能用較少的黃金為原料,鑄造較多的英鎊,以便在白銀大量外流的情況下,依舊保持英國國內貨幣供應的充足。同時又讓大明和大蒙古這兩個白銀輸入國承擔白銀貶值的損失,以削弱他們的經濟實力。 不得不說,這個牛頓......真的很牛! 今天,英國女王安妮和財政大臣查爾斯.孟塔古子爵請紀大寶、牛頓兩人入宮,就是要聽取貨幣改革的報告,同時就法蘭克大帝路易的健康問題,向凡爾賽宮的常客兼消息靈通人士紀大寶進行咨詢。 在安妮女王和孟塔古子爵治理下的英國,這幾年發展的其實也不錯......北美十二州的“背離”并沒有傷及英國的根本,因為印度殖民地和東方貿易(和蒙古、大明的貿易)所帶來的利潤,以及英國對“明貨”的大規模仿造(就是高仿),使得英國的工商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整個國家也和大明一樣,站在了工業革命的門口。 但是這個孤懸在歐洲大陸邊上的島國,總是擔心自己會被一個統一的歐洲所征服......就如同大明邊上的小日本一樣,淪為法蘭克帝國的保護國,甚至被拆分成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三份。 所以英國的大陸政策,其實是離岸平衡......也就是想方設法拆散法蘭克帝國,使之變成幾個互相之間保持敵對狀態的中等國家,好讓英國從中取利。 不過安妮女王和孟塔古子爵也知道法蘭克大帝路易不是好惹的,而且他們也不想在歐洲大陸上下重注。他們所期望的是由西班牙、瑞典、荷蘭、羅剎沖鋒陷陣,自己躲在后面收割勝利果實。 因此他們就只能一邊暗中布局,一邊靜靜等待路易大帝的離世——在搞亂歐洲和耐心等待時機這兩方面,英國人還是很值得稱道的。 他們有足夠的耐心,也懂得布局長遠,更加知道應該如何尋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并沒有去聯絡大明、阿茲特克這樣的難以揣摩的域外國家——這樣的域外強國一旦深度介入歐洲,那可就是請神容易送神難了。 他們當然也沒有去拉葡萄牙這種已經躺平的小國——這些小國現在給法蘭克跪了,沒準就會出賣英格蘭。 現在能和英格蘭一條心的,就是羅剎、瑞典、西班牙、荷蘭這幾個還有理想有抱負的歐洲中強小強了。 與此同時,他們還拿出英國最寶貴的東西——英國王位繼承權去拉攏了法蘭克帝國下屬的漢諾威公國,同時也在法蘭克下面的德意志新教諸侯中打下了釘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