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永歷二十六年,五月初一,清晨。 隨著一聲驚雷,夏日的暴雨如期而至,嘩啦啦的下了下來。這場雨是南方海上吹來的臺風(fēng)帶來的,來得猛下得大。幾乎在一瞬間就把廣州府周圍的山山水水都用雨幕給籠罩起來了。遠望過去,一片茫茫,二三十步外就已經(jīng)看不清人影,一切似乎都被遮蓋進了一條由天上奔流到地再沖進汪洋的天河之中。只剩下白茫茫、霧蒙蒙的一片混沌。耳邊也只能聽見不嘩啦啦的水聲雨聲,天地之間,除了這傾瀉而來的雨,仿佛別無他物。讓人渾然忘記了,一場決定整個民族前途命運的戰(zhàn)事,正在這片土地上發(fā)生,而且到了最關(guān)鍵的時候! 在這場如期而至的大雨當(dāng)中,一隊隊的清兵,正扛著旗幟武器,從增江西岸通往廣州的官道上不斷的通過。這條官道已經(jīng)有好幾十年沒人管沒人問了,到處都坑坑洼洼的,又加上之前連續(xù)多少天的暴曬,曬得官道上到處都是塵土,大雨一澆,就成了爛泥路。 但是路再爛,也擋不住尚可喜麾下的清軍冒雨開進。因為之前來來去去的急行軍,許多尚軍兵士已經(jīng)丟掉了多余的行禮,其中就包括雨具。現(xiàn)在自然渾身濕透,大風(fēng)再一吹,都冷得瑟瑟發(fā)抖。放在其他情況下,遇上這種鬼天氣,大清天兵是絕對不肯出隊行軍的。 就算勉強押著隊伍開出去了,帶隊的軍官肯定得拎心吊膽——就怕來個炸營!除非有大批滿洲天兵押著,可問題滿洲天兵好好的干嘛要受這罪? 但是今時今日的情況太特殊了......這些大清天兵的老巢廣州城已經(jīng)在朱三太孫的兵鋒之下!而且朱三太孫似乎還擁有可以攻城拔寨的妖法。如果他們不能及時趕回去,廣州一破,他們的妻兒老小可就都是人家的刀下亡魂了。 這可真不是危言聳聽! 緊跟著尚可喜的這些旗軍和綠營兵那可都是雙手沾滿了廣東人民鮮血的!在廣東有幾百萬仇人呢!出了廣州城,除了新會人、瓊州人,還有粵北那些又窮又橫的客家人,其他廣東人都是他們的仇人。這要讓他們跟著朱三太孫殺進廣州內(nèi)城,不得屠個干干凈凈? 為家里面的爺娘妻兒,這些尚家軍將士也就顧不得暴雨和道路泥濘,從官到兵,全都踏著泥水,穿過雨幕,拖拽著將軍炮和其它雜七雜八的軍需物資,蒙著頭奔向距離廣州東關(guān)僅數(shù)十里之遙的龍頭山、馬頭山戰(zhàn)場。 他們必須在這場暴雨徹底結(jié)束之前趕到目的地,然后在暴雨的間隙或是雨勢變小的時候發(fā)起猛攻。 這龍頭山和馬頭山差不多就是廣州城的東面屏障了,其中龍頭山在西,馬頭山在東,兩山都是南北走向,就仿佛兩山大門,擋在廣州的東面。 兩山之間相距七八里,中間是一片比較平坦的區(qū)域。雖然錯落著有幾個小山包,幾片小樹林,兩三個村和一些稻田,但依舊是個非常理想的兩軍交兵的戰(zhàn)場。 根據(jù)尚可喜的估計,朱和墭如果想阻止他的大軍進入廣州城,那就得在龍頭山或馬頭山布防,而且多半會選擇龍頭山。 因為龍頭山的位置距離珠江跟近,對于擁有水軍之利的朱和墭是比較有利的。 而且在龍頭山南面緊靠珠江北岸的地方,還有一座名叫南海神廟的海神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