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尚可喜恨不得上去一人抽他們一大嘴巴子! 不過一想到吳三桂的那張殺騰騰的面孔和祖澤清麾下的四五千精兵,還是強(qiáng)忍住了。 “都平身吧!”尚可喜鐵青著臉,又瞧了瞧劉玄初,沉著聲道,“你就是平西王的軍師劉先生?久仰了!” “王爺,卑職可不是什么軍師,卑職只是我家王爺派來廣東采買糧臺經(jīng)理。還順便給我家王爺帶了封信,還帶了點(diǎn)云南的土特產(chǎn)給王您拜個年。” “糧臺經(jīng)理?”尚之信已經(jīng)怒了,“怎么回事?你們平西王府的糧臺怎么跑到咱們廣東來了?難道你們云南沒糧食可買了?” “世子爺,”劉玄初一臉訝異的表情,“您難道不知道皇上已經(jīng)準(zhǔn)備讓我家王爺來廣東,讓您和您阿瑪移藩去云南嗎?” 尚之信臉色鐵青,“這事兒還沒定呢!他吳三桂是不是高興的太早了?” 一旁的祖澤清聽了這話,一副吃驚的模樣兒,脫口就道:“怎么會沒定呢?皇上給我表哥的字寄上都說好了,廣東以后就是我表哥說了算了......” “咳咳......”劉玄初咳嗽了兩聲,祖澤清連忙合上大嘴巴,什么話都不說了。 而他不說,尚可喜、尚之信、尚之孝父子三人卻都“明白”了——吳三桂已經(jīng)接到了康熙皇帝的寄信諭旨! 清朝的君臣之間,是存在著一些“隱秘”的溝通手段的,臣子可以向皇帝遞折子,可以驛遞,也可以自己派人送去北京交給侍衛(wèi)處——侍衛(wèi)處在太和門外的值房除了管看門,還有專人在那里收折子。 而皇帝則可以用寄信諭旨,直接給官員下密旨。 吳三桂現(xiàn)在派劉玄初到廣東開辦糧臺衙門,不用說也知道,一定是得了康熙皇帝的諭旨!要不然他不可能那么急吼吼啊! 而尚之典雖然從康熙那里得了言語......但那是口說無憑的,而且言語也不能和黃紙黑字的寄信諭旨比啊! 所以皇上并沒有放棄將尚、吳二藩置換的決定,甚至沒有放慢步驟。 所謂的給平南王府一個機(jī)會,那是有時限的,而是時間很緊! 劉玄初看見尚可喜、尚之信、尚之孝三人都面如死灰,心中當(dāng)然得意了,笑著道:“王爺,您是不是也該向云南派出糧臺了?云南可不比廣東,平地少,山地多,僅有的一些平地還多被土司控制,外人進(jìn)去很難收拾,得多備一點(diǎn)糧食才好。” 尚可喜聽了這話,心里那是哇涼哇涼的,都有一種心灰意冷的感覺了,他嘆了口氣道:“老夫年事已高,不去云南了......等老夫替皇上誅滅了朱三太子、朱三太孫這兩個反賊,老夫就上奏皇上,自請撤藩,去遼東老家養(yǎng)老。” 說完著話,尚可喜也不理睬祖澤清、劉玄初二人,轉(zhuǎn)過身緩步走進(jìn)了九間殿。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