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大可能......那“遺詔”是尚之信從大南山的賊巢里搜出來的,尚之信養寇自重是有可能的,但是和朱三太子勾結到如此地步應該不至于。他如果真的和朱三太子勾結到那種地步,那朱三太孫也不會被捕,朱三太子也不會被困貴嶼都城。 而且這份遺詔也的確對得上當年的形勢,如果當年朱慈炯真的出了北京城,那么崇禎皇帝就必然會留下一份或幾份遺詔手握重兵的大將。 而當時還手握重兵,并且依舊效忠大明的臣子,也就吳三桂、左良玉、黃得功、高杰、劉良佐、劉澤清、鄭芝龍、秦良玉等人。其中兵力最強的,距離北京也最近的,毫無疑問就是吳三桂啊! 所以崇禎留下的幾份遺詔中也必有一份是給吳三桂的! 另外,吳三桂在一片石大戰后曾經派人四處尋找崇禎皇帝的三個兒子,但是只找到了太子朱慈烺,并沒有尋到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照。而且吳三桂還向朱慈烺打探過定、永二王的去向,得到的回答是“先出宮矣”,再問就一問三不知了。 當年吳三桂沒有在意,只是給了朱慈烺一筆錢讓他有多遠跑多遠,現在想起來總算明白了——“先出宮矣”的意思原來是“早跑路了”! 好一番思來想去之后,吳三桂就是重重的一聲冷哼:“你既然是朱三太子的人,為何不早早的說明來意,拖到今日才把這文書給我,是不是遲了?” “不遲,不遲......”楊起龍笑道,“楊某如果早幾日把這詔書拿出來,也許就要身首異處了!” “哼!”吳三桂哼了一聲,“現在孤王就殺不得你了?” 楊起龍笑著搖搖頭,“大王現在不會殺楊某了,因為今日之定王,便如昔日之努爾哈赤!大王何必棄好成仇,搞得來日無法相見?” “倒是大言不慚!”吳三桂哧的一笑,“朱三太子何德何能,竟敢和大清太祖皇帝相提并論?” 楊起龍笑道:“且看著吧......廣東綠營已經敗了,接下去會輪到誰?平南王府還是北地中原的綠營兵?若是他們再敗,就該八旗兵上了吧?三五千八旗兵能拿下揭陽嗎?若不能......大王的機會就來了!” “本王的機會?”吳三桂看著楊起龍,“什么機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