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就二十個黃馬褂?”吳應(yīng)熊一下就不哭了,“還有沒有步軍衙門或巡捕三營的兵?” “沒有,攏共就二十個黃馬褂。” 吳應(yīng)熊聽了這話就稍微放心些了,勉強坐直起來了,“那就不是來抓我的......快快,快開中門迎客!” ...... 就在吳應(yīng)熊大開中門迎接索額圖的時候,南書房內(nèi)的會議還在繼續(xù)。當然不是在討論殺不殺吳應(yīng)熊的問題......這個問題不用討論,也不能討論,必須圣心獨裁! 別看這康熙皇帝今年才二十歲,但他的心機和城府,卻連許多老謀深算的臣子都比不了。而且他還特別善于洞察人心,知道“崇禎遺詔”一出,滿朝文武對吳三桂父子避之有恐不及,不僅不會有人替他們說半句公道話,反而會通過喊打喊殺來和吳家父子劃清界限。 這個時候和臣子和奴才們討論吳應(yīng)熊的生死,那就是在為難臣子和奴才,也在給自己找麻煩——人人喊殺,他這個皇帝怎么辦?殺了,那吳三桂馬上就反了,誰去打?不殺,又顯得軟弱可欺。 所以康熙干脆不提這事兒,殺不殺的,圣心獨裁! 他之前對于“鰲拜造反”的傳言,也是這么應(yīng)對的,兩場可能爆發(fā)的危機,就被他暫時化解了。 而康熙現(xiàn)在和大臣們討論的,則是要不要派出八旗天兵南下廣東的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在熊廷弼、薛章、鄧忠他們?nèi)找辜娉谭祷乇本┲埃陀闪倮锛蛹彼偷奖本┝恕? 不過大清朝廷并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決定,而是暫時擱置了這個問題。原因嘛,當然是明擺著的......八旗勁旅、天兵無敵的神話可萬萬不能戳破了! 要不然別說吳三桂要反,就連耿精忠、尚之信,甚至娶了孔四貞的孫延齡,都有可能扯起反旗和大清朝干。 所以在派出“天兵”的問題上,大清朝廷一直是非常謹慎的。 但是現(xiàn)在,廣東的局面大壞,米思翰這個欽差大臣又是個光桿大臣,這樣下去也不行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