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欽差大臣米思翰還給他調來了四門紅衣大炮——那都是熊文燦當總理兩廣軍務兼廣東巡撫的時候讓佛山的匠人鑄造的老炮,那叫一個經久耐用??! 另外,欽差大臣米思翰還調集了續順公府的八百旗兵擺在距離揭陽縣城不遠的普寧縣境內,還配了戰馬......只要揭陽縣這邊打起來,鄧光明和張夢吉立即就會領著這八百旗殺過來! 嚴自明和張海陽還領著五千督撫標兵守在貴嶼都附近,他們也會在第一時間來援。 所以這一戰怎么都是輸不了的! 既然輸不了,那么劉進忠就把守衛北溪橋的重任交給了李成功。還撥給李成功一千綠營兵和五百團丁,還給了他兩門紅衣大炮。 一千五百人加兩門炮,怎么都能守住吧? 只要守住了,那就可以吹了,怎么都能把他吹走了。 而李成功這回也上了心,用足了心思制定了一個防守方略。將手中的一千五百人分了三份,五百綠營兵在北溪橋的北面下寨,守住橋頭。 五百綠營兵在北溪橋的南面下寨,同樣守著橋頭。 還有五百民壯和團隊則在橋面上布置,同時還管著幾十艘火船。 兩門大炮則是南寨放一門、北寨放一門,都對著榕江北溪水面。 至于李成功本人,則坐鎮在北寨營中,一邊精神抖擻的等著邱輝的水軍來送死,一邊讓自己的族侄兼親兵把總的李如材去北溪橋以北的官道上設卡收錢——貪還是要貪的! 雖然李成功是個老實人,不會虛報戰功,更不會殺良冒功,但是貪污受賄還是會的。就算他不會貪,他那個年紀比他還大了二十歲的族侄,在內務府當差多年,人送外號李奴才的李如材也會教他怎么去貪! 不過今兒下午,正在自己的中軍大帳當中等著李如材來給自己報賬的李成功,怎么也沒想到,自己那個當了大半輩子奴才都爬不上去的族侄,這會兒居然遇到北京來的老鄉和珅和大侍衛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