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楊起龍似笑非笑道:“這邱輝既然是延平王府的干將,那不管認不認這個朱三太子,都會出兵救援的......如果平南王和靖南王手下留情,這潮州三太子的確會做大,也許還能頂個兩三年??!那貧僧可要恭喜世子了?!? 吳應熊身子向前一傾說道:“龍和尚,你不想去廣東會一會這個朱三太子?” 楊起龍眉棱輕輕一動,“世子想我去廣東一趟?” 吳應熊點點頭,摸出一個信封,遞給楊起龍,“龍和尚,這是我寫給尚之信的親筆信,他看了這信就會把你當成我的人了!” 楊起龍接過信,收在了僧衣袖子中的內兜里,笑道:“世子這么一說,貧僧還真想去廣東看看了?!? 吳應熊道:“那就快些出發......你得搶在查辦朱三太子案的欽差大臣米思翰、熊賜履之前抵達廣東,要不然就幫不了潮州的朱三太子了!” “知道,知道,”楊起龍笑道,“好不容易出了個救苦救難的朱三太子,還領著個朱三太孫,可不能讓米思翰和熊賜履發現他們是假貨?!? ...... 當米思翰、熊賜履、鄧忠、楊起龍四人,為了高仿版的朱三太子和朱三太孫而分頭南下廣東去的時候。這場潮州朱三太子之亂的罪魁禍首朱和盛,才剛剛領著一百八十七個看著跟難民差不多的義軍繞出茫茫大南山,抵達潮陽縣境內的隆井都古埕村了。 之所以會有一百八十七個“難民”跟著朱和盛出了大南山,是因為朱琚杉、朱和盛的老巢大南山天王宅就在繞道前往達濠的途中。朱和盛順路回了趟老巢,然后就向盤踞在老巢天王寨(其實就是一棟大型圍樓)和天王谷中的義軍及義軍家屬下達了動員令,拉上了所有能扛上兵器和清兵打架的男丁,總共拉了一百八十三人,加上大波玲、斯文白、勇猛蘇、師爺郭,就是一百八十七人,如果再加上朱和盛自己,那就是非常吉利的“要發發”了,這可是吉兆??! 得了個吉兆之后,朱和盛就來了個趁熱打鐵,馬上領著這一百多號難民直奔大佬輝控制的重要據點,位于練江口的海門港而去,并且在八月初八這天抵達了海門港對岸的隆井都古埕村。 這座古埕村雖然也在邱輝的統治之下,但朱琚杉、朱和盛父子在這里也有點基礎——朱家父子原先是把這座位于連江口一處半島上的漁村當成退路來經營的。不僅在這里購置了土地,還修建了一座占地頗大的兩層四方圍樓。 朱家父子為了這座圍樓可是下了血本,不但修得又高又大,而且圍樓的外墻還包了磚,極為堅固。圍樓的外圍還挖了溝渠,大門外還有吊橋,儼然是一座難攻不克的城堡。 不過這座花費不菲的城堡建成后,朱琚杉、朱和盛父子卻沒有在里面住過一天,而是在這里面供了一位“廠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