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日趨激烈、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今天,人難免會遇到很多情緒上的問題,比如焦慮、抑郁、自卑等。很多人在網上搜索這些關鍵詞,發現這些情緒分別對應心理上的某類疾病,需要治療。我們自然不排除有些情緒的確符合心理疾病的標準,但是,大多數人的大部分情緒其實都可以通過自我治療而痊愈,根本不用吃藥、看心理醫生。當然,自我治療的前提是,你對自己的情緒有所了解。如果對情緒不了解,盲目堅信自己可以扛過去,到最后只能在負面情緒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當然,認識情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雖然本書已經就情緒控制力做了一個較為全面的介紹,但是更多的是著眼于思維、方法方面的細節。另外,情緒是一個可以從多個角度展開的話題,因此提升情緒自控力也可以有不同的側重點。如果說全書是一本“情緒寶典”,那么在結尾的部分作為“小灶”提供一些“速成秘籍”還是很有必要的。下面便是幾種常用的、高效的提升自控力的方法。有時候來不及消化書中的知識,僅憑下面幾條,也可以輕易化解負面情緒帶來的弊端。 轉移法 當你感覺怒氣上涌時,可以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另外,如果已經發怒了,那么在余怒未消的時候,也可以通過看電影、聽音樂、下棋、散步等有意義的輕松活動,使緊張情緒松弛下來。 宣泄法 人在生活中難免會產生各種不良情緒,如果不采取適當的方法加以宣泄和調節,對身心就會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如果一個人有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壓在心里,而要向知心朋友和親人說出來或大哭一場。這種發泄可以釋放積于內心的郁積,對人的身心發展是有利的。當然,發泄的對象、地點、場合和方法要適當,避免傷害他人。 自慰法 當一個人追求某件事情而得不到時,為了減少內心的失望,常為失敗找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就像狐貍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童話一樣。因此,我們稱之為“酸葡萄心理”。 自我暗示法 如果估計到某些場合下可能會產生某種緊張情緒,不妨先為自己尋找幾條不應產生這種情緒的有力理由。 愉快記憶法 回憶過去碰到的高興事,或獲得成功時的愉快體驗,特別是回憶那些與眼前不愉快體驗相關的過去的愉快體驗。 環境轉換法 處在劇烈情緒狀態時,暫時離開激起情緒的環境和有關人、物。 幽默化解法 培養幽默感,用寓意深長的語言、表情或動作,用諷刺的手法機智、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提升自控力的方法還有很多,重要的不是我們能否把這些方法都掌握住,而是當負面情緒降臨時,我們能否用一招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把所有的負面情緒打敗。只要把適合自己的絕招練熟了,何時何地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