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情感世界里,愛無疑占據著最為特殊的地位。愛就像陽光一樣,為我們的社會帶來了溫暖和光明。特蕾莎修女說過:“愛,創造出力量。隨處散播你的愛心,就從對你的家人開始,多一分關愛給你的孩子,你的另一半,然后你的鄰居……讓每個接近你的人都有如沐春風的感覺。給別人一個關懷的眼神,一個燦爛的微笑,一個溫暖的擁抱,為上帝的仁慈做見證。”如果一個人想規避陰暗情緒的困擾,沒有愛的參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位教社會學的大學教授,曾叫班上學生到巴爾的摩的貧民窟,調查200名男孩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并對他們未來的發展進行評估,每個學生的結論都是“他毫無出頭的機會”。25年后,另一位教授發現了這份研究,便叫學生做后續調查,看昔日這些男孩今天是何狀況。結果根據調查得知,除了有20名男孩搬離或過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擔任律師、醫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驚訝之余,這位教授決定深入調查此事。他拜訪了當年曾受評估的年輕人,向他們請教同一個問題:“你今日會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結果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回答:“因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 那位老師當時仍健在,雖然年邁,但還是耳聰目明。教授找到她后,問她到底有何絕招,能讓這些在貧民窟長大的孩子個個出人頭地。這位老太太眼中閃著慈祥的光芒,微笑著回答道:“其實也沒什么,我愛這些孩子。” 因為愛,所以樂于心甘情愿地付出;因為愛,所以能夠避開惡劣環境的干擾,直到最后出人頭地。不管是這位幫助貧民窟的孩子出人頭地的老太太,還是那個曾經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服務印度加爾各答窮人的特蕾莎修女,都有一個共同點:她們的愛心不但幫助了他人,而且成就了自己。人生尚且會因為愛心而改變,更何況小小的情緒呢?所以,任何渴望控制情緒的人,都不能小看愛心的培養。 希格爾是一位醫生,有一次正在為患者看病的時候,突然沖進來一位怒氣沖沖的精神病患者,對著希格爾做出攻擊的架勢。西格爾醫生并沒有恐懼,也沒有退縮,而是鎮定地站起來,看著對方的眼睛,然后微笑著說:“我愛你!”轉瞬間,那個精神病患者就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不再憤怒,也沒有了攻擊的架勢,沒一會兒就轉身離開了。 這戲劇性的一幕不正表現了希格爾醫生的機智和愛心嗎?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也可以探視到,原本一位無法控制住自己的人內心其實是多么脆弱,多么渴望得到他人的關愛。 曾經有一位沒有子女,也失去了丈夫的老人獨自生活。她的脾氣非常古怪,從來不主動和他人說話。鄰居們幾乎從來沒有在她的臉上看到過微笑。有一次,這位老人正在家里休息的時候,突然聞到一股煙味。打開房門一看,原來煙是從隔壁家里漫過來的。緊接著,她就聽到了房間里有小孩的哭聲。來不及思考,她就趕緊試圖拉開鄰居家的門,但門是從里面反鎖著的,根本拉不開。這位老太太便返回自己的房間,在陽臺上搭了一個木板,并爬到了鄰居家。果然,鄰居家的廚房著火了,而且除了一個小女孩之外,再沒有其他人。她趕緊抱起正在那里痛哭的小女孩,逃離了火海。沒過多久,火警就趕到了,迅速控制住了火情。從那以后,這位老太太似乎對鄰居家的小女孩產生了一種莫名的好感。有時候,她的父母加班,晚飯干脆就在這位獨居的老太太家里吃。有時候,晚上直接就睡在老人家里。如果這個小女孩哪天因為貪玩沒有寫作業,老人就會像教訓自己孫女一樣,把她從外面拉回來,看著她把作業寫完。不僅如此,因為有了女孩的“陪伴”,老太太的性情也好了很多,與小區里的鄰居交流也多了。有一次,有位年齡與老太太差不多的老人問她:“你怎么現在那么關愛你鄰居家的小女孩?”老人說:“我冒險把她從火海里救出來,忽然感覺她的生命里也有一部分屬于我的。她好了,我就會更好。” 愛有時候就是如此神奇,你把愛施加給他人,自己反倒更加有愛,而且性情也變得更為開朗。所以,當你的情緒不佳的時候,多去做些能夠展現你愛心的事情,比如做做義工什么的。我們常說“助人為樂”,其實就是愛心最為直觀的體現。當你在愛心的驅使下幫助了他人之后,自己的情緒也會豁然開朗。既然如此,何樂而不為呢?